首页 > 作文 > 苏师,不肃,不俗

苏师,不肃,不俗

2019-06-12 23:23:12/子书郁水
子书易忘事,明明是半年前的伤春悲秋,却觉得是亘古的老事了。内心里理性的一面让子书大多不会对某个人产生长久的念想。但若达到“俱往矣,忆回首,似笑非笑,欲语泪先流。”的程度,此人便是能长久地记住了。约莫十余人,其一乃是苏师,教我初中语文二年。至今仍校中遇见,面带笑,微寒暄,羞愧矣,点头而过。语文之课,自然无端的男儿心理,是个男子来讲味道多些,苏师乃是目前第一位教子书的男性老师,自觉若是三年听过,那便无憾了。却又勉强进入了个实验班,若业通事顺,则喜中自知缘已尽矣。剩下便化为一生念想。开学一周,末终得可应付全然之新师。遂有感而发,谨作此文,才疏学浅,难表师恩。

【苏师】

依稀记得苏师轮廓:中高身材瘦削,短发,衣服搭配约莫十几种,挺斯文。最常见是蓝白相间旧短衫,牛仔裤,棕色运动鞋。年纪看似四十以上,五十以下,显得沉重老练,渊博严谨而不失年轻。有时会戴眼镜,摘下来时眼镜痕十分明显。福建人,不仅熟悉家乡的文化风俗,侃侃而谈,而且对于古文经典,诗歌赋词无比熟悉。便是那种一见而知,渊博而内敛之人。这点颇为影响了子书的性格,虽是有意无意,确然是拔高了子书的思维。

初识那一年,老师很好了保持了一个严肃认真,仔细端庄的形象。幸而为之,子书小学在前文说过,便是那种有而不用的消极态度,早早在竞选班干时把自己辞了,顺溜溜只保留了课代表什么的,于是就成了最早三个语文课代表之一,唯一一个男生,却负责听写默写更正批改这一类比较闲的事儿。

苏师在晚自修时找过我谈谈话,起先无非是一个好老师的常语——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最后才问了一句:“可以交给你吗?”子书愣愣点头。于是这事便应了下来。苏师不是个勤奋老师,自己要编排鼓捣什么东西,后来有个练习册,便是什么语文阅读周周练,封面上大大五个字,主编:然后附着苏师的名讳。

敢情全年级都用这东西,苏师能不赚一点利润?每次评讲这本练习时,同学们的眼神且怪异,且偷笑。老师一道眼神过来,便是那种“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我?”,全班的气氛登时活跃起来,苏师其实也不是那么严肃刻板之人,那是相当的慢热,约莫过了一个学期,师生方才其乐融融,课堂上能笑成一片。

在讲《答谢中书书》与《桃花源记》时,好像老师讲过,他日后的一个理想,便是找个山清水秀之地隐居,前提是有很多很多钱,有网络和电脑,最好能有一台越野车!子书记得老师那时讲得激动,台下笑声连篇。根据其言称,自家只有一台小汽车,还贤惠地让给了妻子,自己只能骑着摩托,那种画面,挺斯文的一个人,子书不敢想象!

【不肃】

课堂氛围越到后面越发不拘谨,老师板书很漂亮。便是子书文章故事里最爱用的一种字体——笔下金错刀裁金断玉,隐隐可见寒松霜竹的风骨。奈何这点子书学不来,根据以前老师的评价,却是秀气圆润,像个女子手笔。这评价子书大大不喜欢,却也无可奈何。便研究了许多欧阳询笔力险劲的书法,并无什么大用处,却喜欢上那种字体。顺带的也是对苏师好感增加。

老师既苏姓,讲到唐宋八大家时,老师沉声扬手而问:“是哪八大?”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老师又问:“三苏是哪三苏?”嘶着嗓子喊:“苏洵,苏轼,苏辙,苏……”然后便把老师的全名喊出来。课堂又是大笑,他自己也忍俊不禁。我在日记里简称他为苏师,谐音便是苏轼。都是我比较崇敬的两个人。

在讲中国传统建筑,却不记得是哪一课。老师是福建人,福建土楼围屋,一将开去,便介绍了客家人历史,土楼的特点构造,然后一节课没了大半。苏师曾言等到将来退休了,有时间了,便写一写《土楼梦》,乍一听有点像《红楼梦》,老师就笑道,讲述他小时候土楼里的家族兴衰与爱情变幻,从传统到知青,到改革现代的过程。自说是完成了总体大纲,却一直没有时间创作。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子书爱好磕墨水、写文章的冲动自小就有,却是在这时真正萌芽。子书二年级时所谓“名声”达到巅峰,因为成绩和文章都是挺好。那时候一个姓钟的语文老师很是欣赏我,大力栽培之下,子书用那时候的作文本写出了子书第一篇短篇小说,名字瘆人,现在也是不堪回首,却是叫《上大学历险记》,全文十四章,一共23471字,由三年级换过的四个班主任之一,姓袁的老师打印出来,用订书机装订成册子,作为什么个人积分的奖励,另一本是《围城》。

至于为什么引出这个事,说来惭愧,关于老师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之一,竟是他在讲老舍《济南的冬天》时,谈到的: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不知怎么就把话题引到《围城》上面去了,讲到钱钟书和杨绛,问及《围城》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全班不明所以,只有我回答,铮铮有力二字便是“讽刺”,子书至今不忘前排同学齐刷刷回头,雪亮的眼睛盯着自己的情景。

我看着讲台上老师似笑非笑的眼神和这节课的背景,觉得是另一番光怪陆离的滋味。

苏师读课文,声情并茂,铿锵有力,果真带有中男子的韵味,和女老师柔声细语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的感觉真是不同的。

苏师时常把他儿子挂在嘴边,比如说:“我给他定的目标是南海前十。”“他要学的是智能机器人专业,这个行业刚刚起步,有着无比的发展前景。”“每次回家我都会抽出一小时陪他读书。”等,那语气自豪幽默,经常引来一片嘘声,是那种“耶——”的拖长声。中考那天他穿着红火火的短衫,当然是要为孩子加油,虽然全校师生都是如此,但是他孩子真的考到了前十——分数本屏蔽了。于是,又说了好多次。

同学们回忆便是苏师时常把孩子挂在嘴边,很爱吹嘘。

子书自己觉得内疚,只是自己课代表的职务没有做好,辜负了老师考试的期待等。

对于比较欣赏的老师,子书看到苏师除了一个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还是一个深爱孩子,深爱家庭的男人。介于话题能够扯到天南海北,每次下课微微拖堂,老师深感抱歉喊下课,稀稀拉拉的应和声后,老师便拿着电脑,表情凝重,眼神落寞的走回办公室,背影甚是萧索。

子书想,这个不严肃的老师,是否真的不严肃呢?

【不俗】

老师纵然文笔好,却有一群不爱写作文的学生。老师是个直性子,对于文章一事认同便是认同,不喜便是不喜。有一篇名为《我的父亲》的周末作文,班里写得一塌糊涂,老师虽然平日里随性温和,但也是真会生气的。

沉着脸,不苟言笑,眼里浓浓的失望和悲哀。第一句话便是“作文怎么能够作成这个样子?太不认真了!”

然后条理分明,句句见血地指出了班里很多同学作文的问题。“写的这是什么?这分明是态度问题,怎么能够原封不动引用别人的文章?”到底学生个个“厚颜无耻”,低着头,不敢直视老师的眼。

后来老师说一说他要是写这篇文章,就写些特别的。他的祖父是中华民国国民党的一个官员,所以自由家境还好。文革爆发后,很多人被拘捕,老师的父亲被红卫兵困在台上,台下批斗的人山人海,声如涛浪,指责声不绝于耳,他也在批斗的人群中,还要挥舞着旗子,观看自己父亲被批斗的过程。

“我爸脖子上挂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打倒资产阶级“”打倒……,打着红叉……红卫兵宣布那些捏造的莫须有的罪状,台上台下许多人镇臂高呼着口号,被人用手把头按下去,我就跟着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

老师讲着讲着语气就激烈了,似乎全没有做个示范,写好这篇《我的父亲》的初衷,但是他最后幽幽叹口气;“唉,这种经历你们就没有。”

我们那节课就自习了,老师没带电脑,怔怔看了我们一节课。

老师有着不俗的经历,也有着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人生观点。

他说:从唐诗宋词到韩寒胡坚,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到《三体》,值得一读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文学阅读与语文学习确实有很大关联,但是可能不像某些同学想象的那样绝对。我是从大学才开始认真的看完一部部名著,并不是以前读过的书很少,现在也没有时间读了,语文就一定考不好。深厚的文学积淀在文学常识的考察写作,以及表述方面产生作用。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考验同学们归纳、分析、思考的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锻炼得以提高的。对于你们来说,应当加强基础与实题训练并重,不可偏废其一。尤其是客观题,再坚实的基础,再大量的阅读也难免有所欠缺。如果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能够摸索出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答题规律,把自己的视角思维程度拓展到出题人的境界,那么很可能会有很大效果。关于文言文,要反复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有一定道理的。将自己某些不了解的段落反复阅读,常常会有顿悟的效果。突破死角,茅塞顿开,刺激记忆深处的熟悉感……这个世界,比较功利,比较现实,但也不缺乏善良和美好。学好语文同时更应该先要学会做人。做人要讲究踏实,不能浮躁,但也不能太老实,没心没肺,也不行,一切心中要有个度……

临别之际,肺腑之言,子书无能,只在日记里匆匆记下这些。

我脑海里拂掠过一画面(这画面苏师曾经说过),一个年轻后生,坐在后山的大石上,曲着腿,直着背,面含微笑,清朗诵读诗文。现在看着先生,看着老师,在清冷的办公室里,伏案备课,眉目不复当初俊逸,双眸依旧清凉,与我想象中的少年重合。

苏师像个摆渡人,夜色中将旅客引领到对岸,然后回身去渡下一个有缘人。这仿佛是老师的缩影。

我有他,一个好老师。

他有,却不止我一个好学生。

渡人的小舟上孤灯远去,恰似一点如豆,我们在对岸的寒风里颤了两头。隔岸观船,船影渐消。摆渡人身影了去,只留一片念想。

我们挺直脊梁,在夜色中继续向前走去。

注:本来并无此文构想,诚然怀念师恩无从言表。恰奇子子相邀写文,又临教师节日,遂写此文。多有不足之处,望大家予以斧正。

苏师夹在年轻与年老之间,无前者青涩热烈,无后者历波澜而心不惊,七分热度,三分收敛。其学生何其多,子书唯其一尔。师不知自己作为如何影响学生走向新的道路,乃其赤子心然可贵也。

师之道而乐哉,何必赘言?

+阅读全文

上一篇: 修养

下一篇: 关于秋天的作文

相关作文

收藏/分享

分享「苏师,不肃,不俗-最新作文」到: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