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2022清明节作文专辑:过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2022清明节作文专辑:过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2022-03-22 10:42:55

清明时节祭英雄

草长莺飞,又见清明。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但今年的清明节却与众不同。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给今年清明祭扫带来了不同,为了防范发生聚集性疫情传播,巩固抗疫成果,我们要在思想上改变传统老旧的祭祀观念,破除街边焚烧、抛撒纸钱等陈规陋习,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体健康。我们可以通过家庭微信群与家人分享亲人生前的点点滴滴,用无接触祭扫方式缅怀我们的亲人。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历来受到民间百姓重视。届时,全家人同行齐至祖先墓地处祭拜行礼,感念先恩,缅怀前人。礼孝文化凝结成清明节的精神内核,被中华民族视若无价瑰宝,辈辈家风家训,代代薪火相传,谨记心头莫不敢忘。

清明节既是礼敬祖宗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既有人文习俗,也有气象节气。古人总结气温升高、吐故纳新的自然规律,只要清明来了,人们便彻底挥别春寒料峭的不定冷气,迎来四月孟夏芳菲绿满乾坤。古人对待清明节讲究天人合一,虽庄严肃穆的礼俗仪式不得怠慢,但也少不了轻松浪漫的亲近自然。踏青寻春,游玩田野,哀忧面容喜笑颜开,放风筝、荡秋千、蹴鞠射柳拔河诸多游乐玩法流传至今。遗憾的是,现代人似更看重循规拘礼烧纸磕头,古人乐观豁达的精气神反而丢了。

今年清明节注定与往常不同。一是国内本土已无新增病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增多。为巩固已取得的胜利成果,避免交叉传染风险,我们更应慎终如始,遵从政府安排部署。3月23日,民政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暂缓举办集体共祭类公共活动。多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实施公墓预约限流、网上祭祀、代人祭扫等措施。不扎堆不聚集,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二是春季天干物燥、多风雨少,向来是火灾高发季节。燃烧纸钱本身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偏重形式而非必要。防范火灾人人有责,无火清明时代新风。3月18日,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作出指示,“全省上下要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严禁一切野外用火行为,依法严惩森林火灾肇事者!”省内各地市陆续发布“禁火令”,严抓清明防火工作。安全第一,大局为重,过个不点火的清明也挺好。

新时代中华儿女当有新的精神气魄,移风易俗离不开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孝道无言,见诸行动。厚养薄葬,生前尽孝。清明节相关民俗也应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变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认清并践行实质而非形式的孝,不断向文明环保砥砺前行。(在盛夏等待)(公众号:作文百宝箱)

清明时节祭英雄

一年一度春草绿,今天又是清明节假期了,在疫情的关键时期,很多人选择宅在家里过清明节,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清明节,既上气候变化标志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一个民间传统祭祀的文化节日。清明节已经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祭祖是节气与节俗的融合升华,清明的祭祀习俗主要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后来,寒食节和上巳节与清明节综合为清明节,寒食也成了清明的别称。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承载了扫墓与踏青的文化意义,自古以来,在春暖花开、万物萌发之际,为祖坟墓地除草植树、清扫修整或在坟头加土是谓“扫墓”,在坟头拜台前摆放祭品,并点烛、焚香或烧纸是谓“上坟”。人们在清明植树,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等到若干年后郁郁葱葱的满眼绿意向先人、向自己也向每个人弥漫而来的时候,那就是留住了春天,留住了青春,也留住了生命。

古人描绘清明的景象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纵然。”彼时,大批民众趁着清明节扫墓,扶老携幼去祭奠先人。在新时代,我们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祖先的教诲及发扬家风。

今年的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防控期,我们更应该提倡 “厚养薄葬”“文明祭祀”,或者在家里敬上一柱香,或者在网上献上一束花,或者在心里点一盏灯,让祭祖回归精神上的敬祖、尽孝、和谐、传承等传统的清明节内涵。

在清明节更能体会生命的意义,进行自我心灵的净化。人从哪来又到哪去,这是人类的最高命题,也是人类永恒的悬疑,是对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一方面感觉到生我育我的恩泽,在生死的感悟之中,受到洗礼和净化。另一方面,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伫立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以清明节为契机进行家庭文化建设,和孩子们一起缅怀先人的事迹,慎终追远,用追悼纪念的仪式召唤生命的力量,提升生命价值,延续精神生命,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家庭历史与精神遗产的正向互动,促进子孙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操守的坚持与对俗规国法的遵守。

这种“慎终追远”,不仅仅是对小家族的追忆,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感念。在今年的清明节,我还想哀悼那些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离开的英雄和同胞们。所有中华儿女,我们一方面告慰先人,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与操守;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断地激励自己,要光大我中华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清明时节祭英雄

4月1日晚,老爷爷(爸爸的爷爷)去世了,按照农村风俗,三天后出殡。

4月4日—清明放假的第一天,早晨6点30分,亲戚们齐聚在老爷爷的灵堂前。大家身穿孝服,腰间系一根稻草绳,手拿竹棍。女的头戴白巾,男的头上则多了一个三角帽。出殡仪式正式开始,灵柩被抬出了屋外,我们便按辈份依次跪好。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开始念悼文,讲述了老爷爷一到八十六岁的生平事迹。几分钟后,我的膝盖疼痛起来,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几分钟后,大部分的人由双膝变成单膝跪地,老爷爷的儿女还在弯着腰,低着头,规规距距地跪着。爸爸跪在爷爷后面,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来,头上的白巾和衣服湿透了,也顾不上擦。半个小时后,悼文念完了。我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一条白布从队伍的前头传到后头,大家左手拿着白布,缓缓地往前走。手拿花圈的走在前面,舞龙、舞狮队在后面。在一块空地上,老爷爷的灵柩被放下来,爷爷奶奶们便又跪着。舞狮队开始表演啦!两只“狮子”一会儿跳得比树还高,一会儿又趴在地上嬉戏,行人都纷纷停下脚步观看。有些亲戚将零钱扔到空地上,“狮子”马上张开“血盆大口|”,把钱吞了进去。七爷爷手拿百元大钞在头顶摇晃,“狮子们”反应迅速,一口就“吃掉了”。舞龙队出场了,它们使劲摆头甩尾,看得我眼花瞭乱。表演结束后,队伍继续前行。

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我们被告知取下腰间的稻草绳,丢掉手中的竹棍。十点左右,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一座小山。灵柩停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坑旁,里面放满了稻草和纸钱。一位叔叔点燃了稻草和纸钱。我们在老爷爷的坟前烧纸钱,做揖。这时,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奶奶提着一小桶米饭,给每人舀了一小勺。刚开始,我还不想吃,奶奶说:“这是风俗。”我就一口把米饭吃了。我们又来到老奶奶的坟前,烧纸钱,做揖。这时,奶奶递给我一根樟树枝,再三叮嘱回去以后,要把樟树枝放在老爷爷的厨房里。我和妈妈、姑姑们往回走,爸爸和爷爷们留下来安葬老爷爷。中午一点半,老爷爷门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桌子,到处都是人。听奶奶说,有78桌呢!吃饭的时候好不热闹!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感受到了农村那不一样的风俗!(作者:黄意宁)(公众号:作文百宝箱)

清明时节祭英雄

“现在防控还不能够麻痹,还是不要进行过多的聚集活动。”3月31日,中央领导在杭州考察时的告诫,发人深省。不麻痹、不大意,之于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清明节,中国的传统节日。礼敬先辈,慎终追远,踏青插柳,这一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年清明节,情况尤为特殊。眼下,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依然面临巨大压力。而清明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小长假,又有祭扫、游玩等习俗,能否安然过关是对前期防控成效的一次检验,更是对各地“两手抓、两不误”的一次大考。能否答好这道考题、打好这场硬仗,事关重大。

最近,全国多地已对这一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强调深刻认识形势,高度警惕各类风险,慎终如始,全力打好清明前后关键期的疫情防控硬仗。综合来看,各地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可谓严阵以待。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严而又严、实而又实把各项措施落实好,全民参与,全民行动。“上下同欲者胜。”打好这场硬仗,离不开每一个人,离不开你和我。

全民行动,需要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需要哪些“先导”?一是强化对形势的认识,不能松。连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再加上“战线”不断拉长,不少人疲了、累了,觉得困难的时候已经过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下半场”的抗疫,仍有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等新考验,仍然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二是深化对节日的认识,不“乱动”。清明节,一个特别的节日。尤其在疫情之下,它是一个提醒:正是英雄们的逆行、奉献甚至牺牲,才换来今日之局面。我们平安,逆行才有价值;众人安好,牺牲方得告慰——认识到这一点,才算明白这个传统节日之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全民行动,需要强化自律。清明前后,我们需要如何行动?一言以蔽之,管好自己。在个人防护方面,该做的防护措施务必做好,不摘口罩,不扎堆聚集,绝不因一己之私给大局添乱,绝不因个人原因“破坏”已有的防控成果。在文明祭祀方面,近期全国多地已发布通告,推广“代祭扫”“云扫墓”等形式,引导群众减少返乡祭扫。祭祀、缅怀,重于心而不拘于形,特殊时期尤其如此。能不返乡的,尽量不回;能错峰的,务必错峰。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安全风险不只是疫情,根据以往经验,清明前后各种风险交织、叠加。严于律己,慎之又慎,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清明前后疫情防控和安全防护形势更复杂、矛盾更突出、压力更大。每个人都置身战场,每个人都要打好这场仗。

喜迎二十大手抄报模板下载(高清无水印)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