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处春江无月明

2019-06-05 11:01:51/李心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历来被认为是唐诗一绝。明人谭元春评其围绕标题五字做文章,但莫砺锋却认为它到底还是在写月——全诗以月贯穿始终“月”字共十五见。的确,《春江花月夜》可以称得上为“一首月亮的颂歌”。

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独立江畔,仰见明月,发此一叹,翻涌的潮水,千家万户不同的心事,都在月光下得到了沉郁统一。张若虚之前就不乏咏月者,在他之后把心绪寄予明月之人更是屡见不鲜。而在这些文字中月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温柔的、女性化的象征。李商隐曾有“月姊曾逢下彩蟾”一句,而柯尔律治则直接在诗中以“她”代指月亮。也许正因此,所有的愁思迷惘都可以对月倾诉,一吐衷肠。欢乐趣,离别苦,相隔千年的人们却总有些相似的惘然。

而月从来都是不语,只默默凝视着大地上的岁月变迁。

天空中日月星辰各其璀璨,而我却独独偏爱月。记得幼时与同伴玩耍,至月明星稀的时刻总爱抬头看月,人行至何处月便跟随至何处,为此我们没少争执过月亮的归属问题。现在想来这只是距离带来的视觉上的错觉,但又何妨不是自然给人类的一点小小馈赠?无论在哪里,头上总会有一轮明月,于是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是有属于自己的那轮明月的,只是在尘世中徘徊太久,不少人遗忘了原本明净自然的东西,醉心于外物以填补这一空隙。所谓的成功者不过是一场欢喜,而更多的人最终只是囿于欲望无法自拔。无论何种结局,人最终都带不走一件外物的,而他们前仆后继所追求的,不过是一场幻梦。

苏轼注意到了这点——所有兴衰不过是浩渺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唯有自然,唯有月得以永恒。纵使有盈缺更替,也终究不曾增减。于是有人便感慨生命须臾,人如蜉蝣一般脆弱短暂。一切似是如此,但事实上又并非如此。《前赤壁赋》中面对愀然之客,苏子这样回答:“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竟然都不能静止一瞬,而在不变的角度看,每个小小的个体都能得以永恒——月为永恒,我亦是永恒,阴晴圆缺一如世俗的悲欢离合,那么我和月又有什么差别呢?甚至,我就是那一轮明月。

这大概就是诗歌中月备受推崇的原因。人们在写月的时候,终究还是在写自己。那么,又何必为一时的悲欢而怅惘呢?每一处春江都自有它的月明,黑夜中的那一轮明月正是心中的那一江春水,只要永远不忘皎洁的月光,自会找到应至的方向。

+阅读全文

上一篇: 熟悉的陌生人

下一篇:

相关作文

收藏/分享

分享「何处春江无月明-最新作文」到: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