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看戏

看戏

作者:lydyling




小的时候,家住在贫穷落后的豫西山区,那里尽管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但也信息闭塞,交通落后,没有柏油路,没有电灯、电话,即使照明用电在当时也是属于新奇、稀罕之物,业余文化生活非常贫乏、枯燥。曾经有人戏称当时为:点灯靠油,耕地靠牛,娱乐靠球。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们长期处在这样一种生活环境下,在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多么精彩的情况下,倒也感觉良好,自给自足,安逸自在,
那时侯,在人们的生活中最奢侈的,能够引起感官刺激的事情莫过于逢年过节看大戏了。当时不象现在,各种各样的歌舞团如雨后春笋,演唱会似风起云涌,此起彼伏。高层次的文艺演出根本到不了偏僻落后的农村,能够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只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业余戏曲爱好者了。当时除了重大节假日放映一场电影外,就是辛勤耕作一年的农民盼望春节看戏了。戏是在春节上演的,但初冬时节,农闲下来,酷爱唱戏的角色就要粉墨登场了。他们招兵买马,置办行头,选择排练场地。在记忆中,我们大队的排练场所是在大队部院内的一间空房里,参加的人员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年长而富有经验的不但要担当起重要角色,还要兼任编剧、导演,设计唱腔,摆捏动作,组织人员,安排场次,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往往是晚上下自习后不急于回家,宁肯挨家长的骂,吃“导演”的榧子,也要挤进去看个究竟。我们不懂戏,图得却是个热闹,天长日久,耳濡目染,倒也熟悉了不少唱腔,有时候张口就来,也煞有介事。听得最多的还是演戏当中的逸闻趣事,譬如演员甲与演员乙素来不和,互不服气,但二人又都是名角,村里边唱戏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无奈还得经常在台上配戏,于是乎斗嘴怄气,争强好胜,矛盾加剧。尽管俩人戏德好,戏路广,在演出过程中也能够配合默契,模仿得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可是在台下却又打又骂,甚至拳脚相加。假如,台上一人演的是父亲的角色,一人演的是儿子的角色,就有好戏看了。台上,父亲说:儿子,附耳过来。儿子答:是。随后把耳朵凑上去,只听见一声:我Ⅹ你妈。顿时怒火中烧,台上又不能发作,于是只有到后台报仇了。等“父亲”刚刚踱进大幕,一场大战就要爆发了,这种情景一般人是劝说不下的,往往需要准团长现身干预方才肯“散戏”。又譬如,有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演员收了一名徒弟,言传身教,唱念作打,教得细心,学得用心。等到徒弟才艺见长,崭露头角时,便想忘恩负义了。看不起师傅眼老昏花,腿脚不灵,见了师傅也不端茶递烟了,排戏中间也不给师傅搬凳子捶背了,逢年过节也不去探望师娘了。师傅看在眼里,气在心上,不露声色,静观其变。此人是扮演武生角色的,扮相好,唱腔美,很招人喜爱。就是往往在关键时候,在台上演出时脸上戴的髯经常脱落,引得台下哄堂大笑。他左思右想,不得其解,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明显效果。咨询别人也没有人愿意告诉他,大家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掉的次数太多了,出丑的机会接二连三,名声也每况愈下。无奈之下,他之好又求助于他的恩师。老师只一句话,就让他茅塞顿开,无地自容。老师大人不记小人过,告诉他,翻跟头时,只要紧闭牙关,让双腮炸开即可。这个故事我们是在大人的言谈话语中偶然听到的,但是却对我的人生起到了极为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们村的大戏楼还是比较漂亮的,在十里八村蛮有名声。戏楼两边挂着两副对联:“世事何需认真境遇追维成梦幻,人生莫以为戏眼前法戒当箴规”、“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需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一到演出的时候,半下午就有大人让小孩拿着凳子占位置去了,未等戏开演,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人声鼎沸。到了晚上,各路人马还源源不断地从村庄外的各条大小道上向戏场潮水般地涌来,有提着灯笼火把的,有打着手电灯的,也有摸黑前往的;小孩子在前边蹦蹦跳跳,老年人在后边颤颤巍巍,扶老携幼,摩肩接踵,似潮水,如拧绳,毫不热闹。戏场中,精明的小商小贩们把各类小吃趁机摆开,一个食摊上一盏马灯,花生瓜子,糖果烟卷,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早就占了位置的里外呼应,大声叫喊,寻找着自己的亲朋好友;没有位置的你挤我扛,闹闹嚷嚷,人的旋涡涌起,人浪犹如今天足球场上的山呼海啸一般,又如四月麦田起风,根儿纹丝不动,头身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东,喊声、骂声、哭声一片,热闹非凡。老年人是没心思也不屑于去凑这份热闹的,他们往往是寻一片相对安静的地方,或立在人群的最后边,或蹲在外边两侧的墙根,点一袋烟,慢慢地将唱腔欣赏,闭上双眼,陶醉在早已烂熟于心的人物故事、戏剧情节中。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而且大呼小喊,遥相呼应。他们常常乐得忘了陷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了下来,掉下来也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尽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自然少不了那些青春妙龄的少男少女,则往往在台下混乱之中暗送秋波,或者悄悄退出,相依相偎,到黑黑的渠畔树林子里去了……
我是个生性懦弱之人,自小就不善于爬高上低,打架斗殴。早早地吃饭,早早地抢占先机,占领台子角。静静地卧在那里,默默地听戏。居高临下,冷眼静观戏场中的人潮汹涌,细细品位剧情里的生死离别和起伏跌宕,也自有一番滋味。记得当时非常时髦戴军用帽子,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去弄顶军帽戴上,才觉得神气十足。帽子里头还都得用硬纸精心叠制一个帽圈,垫在里面,立体感强,形状颇似八路军,走起路来威风凛凛,精神焕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帽子的,就要想尽各种办法去弄了,这时候,人员密集的戏场就成了极为理想的场所。由此引起的在戏场里抓帽子风波,便经久不息。在人头攒动中,冷不防头上戴的新军帽便不翼而飞了,你抓我的,我就抓他的,他又抓他的,但只见一顶军帽在人头上飞速移动,眨眼间便没了踪影。年轻人心傲气胜,谁也不服气,于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套,变成了恶性循环,形成了一片混乱。混乱中纠纷四起,我的一个张姓同学就是因为帽子被抓而和别人发生纠纷,打架使人致残,后被抓进局子住了半个月,出来后精神萎靡不振,放任自流,日渐堕落,终生都毁了。因为我是“高高在上”,所以除了能观赏到台下的风雨变幻外,还能有幸“偷窥”到演戏中的许多秘密,令我在大饱眼福、耳福的同时,也长了不少见识,学到了不少知识,这些知识当时成为我在小朋友中吹嘘、夸耀的资本,也为我热爱戏剧奠定了好的基础。记得在看《红嫂》这部戏的时候,那一晚,我就在台子边上,红嫂为新四军熬鸡汤时,火柴刚刚擦着,炉子里的红灯泡“啪”地一声便亮了,顿时炉膛里火苗滚滚,感觉好似热气袭人,那时刻,对于一个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儿童来说,真是棒极了。《红岩》中双抢老太婆手举枪响,甫志高应声倒地。好长时间一直弄不懂那是一把木制的道具,为什么会发出那么清脆悦耳的声音,还能置人于死地,杀死汉奸,为亲人报仇。下了好大工夫,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是在举枪时,幕后有人点燃了一个炮仗,因为配合默契所致。还有雷声滚滚、风声鹤唳、海浪滔天、大雪纷飞等模拟场景,这些今天看起来非常普通而且在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同期声中》经常播出的制作手段,当时都让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小时候,刚开始时,主要看的是样板戏,像《沙家浜》、《红灯记》、《红嫂》等,后来看《双枪老太婆》、《朝阳沟》;再后来时兴古装戏,像《十五贯》、《秦香莲》、《穆桂英挂帅》、《陈三两爬堂》等我都耳熟能详。戏中的人物也自然而然地影响着我的人生,李玉和的视死如归、红嫂的胆大心细、阿庆嫂的机智善变,银环的伶牙俐齿、栓保的老实厚道、娄阿鼠的尖嘴猴腮、包拯的刚正不阿、穆桂英的英勇豪迈、陈三两的哀婉悱恻,这些鲜活的形象至尽仍然能够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或褒或贬,或正或邪,或善或恶,培养了我爱憎分明的性格,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弘扬正气,昂扬向上。
长大后,随着知识的逐渐丰富,懂得了戏实际上是生活的反映。恰如清·李调元在《剧话·序》中说:“夫人生,无日不在戏中,富贵、贫贱、夭寿、穷通,攘攘百年,电光石火,离合悲欢,转眼而毕。此亦如戏之顷刻而散场也……”。知道了戏是人间生活,人间生活搬上了舞台也就成了戏。演戏,就是演绎人生;看戏,就是欣赏人生。人世间的贤奸忠佞,理乱兴亡,搬演于笙歌鼓吹之场;舞台上的善恶美丑,讽喻惩戒,来自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演戏看戏都要入戏,都要融入戏中的生活场景。要理解体贴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身临其境,心临其境,达到忘我忘情的境地,这样,才能起到讽喻规劝、陶冶情操的作用。做这样一个戏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戏迷。

2004年4月24日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难忘家乡甜蜜的水

下一篇: 露天电影情结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看戏-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