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灯(建国七十年征文)

灯(建国七十年征文)

作者:闫书卿

今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共和国走过了整整70年,这是伟大的70年,这是奋进的70年,这是辉煌的70年,这是载入史册的70年。

70载披荆斩棘,70载风雨兼程,70年的华章由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中国故事绘就。大到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取得的丰功伟业,小到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试图用一篇小文展示祖国沧桑巨变,显然是件难事,力不从心的。实难描绘实难叙述,实乃掛一漏万。一篇小文章仿佛大海里的一滴水,只能折射出一个方面一点点一滴滴而已。此时突然想起点过的灯,我心头一下亮了。

1969年,我出生在豫西山区北汝河河畔的一个小山村。

在我的幼年时代,电灯尚是电影里的璀璨画面。每年只有仅仅的几次在公社电影放映队来村放电影,才能看到明晃晃耀眼的电灯泡,放映队必须带着呼隆隆作响的汽油发电机,每逢电灯泡熄灭,放映机亮起,外面五彩缤纷的广阔世界,投放到高高扯起的白色正方形电影幕布上,必然会引发成群孩子欢呼雀跃。然而,快乐总是那么短暂。电影散场回到家,还是要摸黑点亮煤油灯用来照明。那时夜里出门办事大都是摸黑行走,稍微富裕点的人家才会掂着烧煤油的马灯,照明脚下的路。

点燃煤油灯用的火柴称“洋火”,煤油灯用的燃油称“洋油”。一个“洋”字,从历史渊源上与舶来品扯不开关系,满满贫穷落后的味道。为了节省,母亲往往划一根火柴引燃油灯。再用燃烧的微弱灯火,去引燃灶下的柴火。然后再吹灭油灯,摸黑做饭,需要看锅里的饭菜时,抽出灶下的燃着的柴火来照明,等做好饭菜,再用灶下的火点燃油灯。没有客人的夜晚大都是摸黑吃饭。村里点灯有讲究,那就是不到伸手不见五指舍不得用,有月亮的夜晚舍不得用;村里熄灯也有讲究,那就是除了做针线活外,大都早早熄灯上床睡觉,晚上赶活加班的妇女大都干些不用点灯的活,比如纺花,织布,和绳:正值贪玩年龄的孩子们也只有在月明星稀的晚上趁着月光才聚集在麦场上,做游戏,捉迷藏。煤油灯烟气大,靠煤油灯头近的人,第二天会发现吸了一鼻子黑灰,像演戏化妆涂上了胡子。书本上说,一灯如豆,听来颇有诗情画意,实况却惨不忍睹。薄暮徐来,小山村渐渐沦陷在黑暗的世界,人和整个山村都被黑暗淹没,人人心上像压了块沉重的大石头。

时过境迁,至今记得,隆冬季节去村小学上“夜自习”。三五同学相约结伴而行,领队端着一盏墨水瓶做的小煤油灯。即便一只手尽力遮挡,灯火依旧在寒风中飘摇。到了学校坐在教室,也不是每个人课桌上都能点一个煤油灯,有同桌两个人在一起趁一个煤油灯,有三四个人在一起趁一个煤油灯,那时候,没有玻璃窗,寒风吹过窗户上糊的纸,不时吹灭小小的煤油灯,同学们就用白纸卷个桶子套上防风。我们那一代就是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照亮了书本,照亮了每个人上学前进的路程。

后来开始有了蜡烛,我们都称之为“洋蜡”。虽说每根只是几毛钱,但在乡下人眼里,觉得造价贵的惊人。除了过年或是娶媳妇,平日有几家点的起?庄户人家唯一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那是乡亲赖以夜里抗旱浇地、夜行的“宝贝”。

七十年代初,村里利用紧临北汝河水的优势,在村子南边汝河上游,凿开龙石崖,在龙石崖上打通一个石洞,村民称之为“老虎洞”。汝河水穿过“老虎洞”,顺着近千米大渠下行,到达村里自己建成的一座小型水电站,利用河水落差自己发电。逢年过节,村里演出唱戏,明亮的电灯泡取代了烧汽油的大汽灯,把舞台照的雪亮,为村民演出剧目增辉添彩不少。吸引了方圆左近十几里的乡亲。村里家家户户扯了电线,安装了电灯泡。由于汝河水量有限,落差不大,发的电电压也低,尽管安装的都是15瓦或25瓦的灯泡,灯丝红红的,刚发电时,灯泡明亮,时间稍长,灯暗发红,到了用电高峰,更是暗淡。可是在村民的眼里却是明亮无比,满满的自豪感洋溢在村民的脸上,不时引来外村人羡慕嫉妒的眼光。可惜好景不长,1975年夏天,一场山洪把水电站冲垮,外村人编了一个顺口溜“枣园人老剩蛋,河边建个发电站,一场山洪发,四(个)角刮坏仨,还有一个没刮坏,仨角顶了仨柯槎”……

自然灾害,冷讽热嘲没有击垮村民的信心,为了照明,村里又把水渠延长300米,在原发电站下游建起一个新发电站,1982年夏天,汝河洪水再次冲毁了发电站。村民的灯泡梦也随之冲跑了。

八十年代初,小学课本里电线杆上的“五线谱”,终于从乡镇延伸到了村里。两根电线扯到每家每户,小小15瓦电灯泡,照的屋内锃光发亮,明晃晃的似白昼。村头也按上了一长溜路灯。难忘那段时光,用上电灯成了村里的天大喜事。天黑下来了,路灯亮起来了,看热闹的人群沸腾了。他们久久舍不得散去,过节似的沉浸在柔和暖煦的光明里,尽情享受着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事与愿违,因用电量大,用电常常受到限制,煤油灯依然没法“下岗”。越到傍晚,越常停电。子夜时分,人们带着对电的期盼和遗憾进入梦乡了,反而来电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等供电事业有了跨越发展,照明用电才经常化。

那时对灯认识是肤浅的。总以为她仅限于简单的照明,尚未联系生活品质的攀升。年幼时多么盼望书桌之上,有一盏属于自己的心爱小台灯。只因电影里城市孩子灯下读书的样子,留给人太深的印象。直到九十年代我才实现了这一梦寐以求的梦想。

千禧年来临,农业机械化的迅速普及推广,使乡村青壮劳力挣脱了传统耕作土地的束缚,他们纷纷涌入大中城市,分散在各自岗位上。工作之余,他们沐浴着城市七彩斑斓的霓虹灯,呼吸着有别于乡村的新鲜空气。逢年过节,他们兜里装着用劳动换来的钞票,像候鸟一样飞回故乡,与亲人欢聚共享。他们带回的不仅是丰硕劳动果实,更有城市先进的生活理念,因此,乡村时时处处,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身边各式各样的灯具多起来了。人们从追求夜晚照明,提升到了生活品味层面。先富裕的“冒尖户”,陆续搬进了城里的高楼大厦,村里新建翻修宽敞明亮的楼房,乡下人也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纷纷学城里人一样进行着中高档装修。单就灯具来说,太阳能灯,吊灯、壁灯、节能灯、霓虹灯、荧光灯、落地台灯,彩灯,装饰灯,实用灯......拉近了城乡差距,彻底驱散了笼罩乡村的重重雾霾。每当夜晚来临以后,山乡小村上空都亮如白昼。家家户户玻璃门窗透出的各式各样灯光,伴随乡亲们发自肺腑的欢声笑语,使山乡夜空充满浓郁的幸福味道。

纵观70年来的巨变,其实我们每个人头上都有一盏指路明灯,这盏灯引领大家全身心投入新时代新征程,将家乡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不言而喻,这盏灯就是党的惠民利民富民好政策!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槐米茶香润心田

下一篇: 散花桂林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灯(建国七十年征文)-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