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如何减少和消除犯罪

如何减少和消除犯罪

作者:白云山高度

我时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中,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如果能消除犯罪,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各行各业,任何一项职业失业了都不好,包括医生。如果医生失业了,那就意味着人都不会生病了,也会长生不老了。人都长生不老了,那也不行呀!可是其中有一个职业如果失业了,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这个职业就是,警察。

可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又是多么的幼稚,又是多么的不切实际!警察失业的前提,必须是世界上没有犯罪,天下无贼。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可是,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犯罪呢?大街上、黑暗里为什么会有小偷呢?为什么会有抢劫、杀人、故意伤害呢?这真不是个好回答的问题。

前一段,网上有一个新闻,北京有个刑满释放的罪犯,刚出狱时间不长,就因生活琐事与人发生争执,动手将对方打倒伤害致死。值得一提的是,刚邢满释放不久的他,上一次入狱,就是因为伤害致死。他是身负两条人命案!

这个新闻,据有限的报道看,引发冲突的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今年席卷全国的疫情期间,当事人在商场排队购物时未戴口罩,被一老人指责,结果该当事人就与老人发生冲突,动手将其打倒,老人年纪大了,报道中似乎说“七十多岁了”,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报道中还说,该案犯上次因命案入狱,就是因为与女朋友争吵,动手将其打死。还说,该犯是一名高校学生,平时性情暴躁。

从该新闻有限的文字中,我注意到,新闻的主角性情暴躁,其侵害的对象都是比较弱势的女性和老人。

我想,一个犯罪的人,在监狱中受到的教育和改造有多少有效呢。这倒是个值得全社会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同样是在北京,前几年还有一个新闻。同样是一个刑满释放的人,在大街上与陌生人偶尔发生冲突,摔死了对方婴儿车里的婴儿!该犯的辩护律师在辩词中称:摔的是婴儿车,而不是婴儿.此语令人印象深刻!也让人无语,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和谐共处,如果能够有对他人的起码的尊重,那么,别人的一根针线也摸不得,动不得。连小孩都知道婴儿车是做什么用的。看来,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的个性和暴戾。

说到此,我似乎可以说,世界上之所以有犯罪,是因为人的私心,也是因为人的欲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有的人好控制,有的人不好控制。

有的人,心窟里出没的是野兽,轻易就会放出来。

研究的人,专家,对此似乎有一个说法:激情犯罪。这样的叫法让人啼笑皆非。人生不可无激情,但,犯罪也要有激情?所以只好有一个问题,如何让有激情犯罪的人减少“激情”。

对犯罪的预防和研究,不应该仅仅是把罪犯关起来,或是枪毙。

围绕犯罪本身,围绕某个罪犯,或者是一个违法的人,能不能多一些研究,甚至是“追踪”?

比如说,对于一个刑事案,只是把案犯绳之以法,就算完了,至于其它的,比如,他为何会犯罪?他为什么从普通的违法,到重型犯罪,他为什么累犯?他为什么以犯罪为乐?他有无改头换面、重新做人的条件、环境和可能?等等,这些方面,应该由谁来关注研究?应该做何研究?

不得而知。

另一个问题是,那些从监狱里出来的人,重新犯罪的比率是多少?这个数字是一个关键,因为它直接反映了法律改造的成功与失败。

对于一个犯罪的个体,他到底是如何从违法一直到犯罪,他到底是如何从轻犯以至到重犯、累犯?就象一棵树,是如何从病树一直长到死树,对于栽植它的人来说,一定会心中有数,这样,他就会预防其它的树得病、死掉。而对犯罪呢?

犯罪的惩治,是一个不算难的课题,犯罪的预防,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我觉得对于一个犯罪的个体,至少可以有三个圈可以值得研究关注。一个圈是他的个人圈,包括他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性、血型、文化程度,从小至大成长的轨迹等等;一个圈子是他的家庭,家庭成员有无犯罪史,家庭生活对犯罪个体的影响,家庭教育有无错位、缺失等等;另一个圈子是环境,犯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有无特殊环境的影响?有无遭遇过非同的事件?等等。

在家庭教育方面,以孙小果和某著名歌星儿子的犯罪来看,家长的溺爱、娇惯的确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在成长的环境方面,多年前央视曝光的一个法治节目报道,一刚成年不久的年轻人诱奸了一个女大学生。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一个细节:年轻男子的母亲生活放荡,经常在家中容留卖淫,即使孩子在家也不避讳。

看来,对一个犯罪的人,不应该只盯着其犯的罪看。

如果一个植树的人,只溺爱自己的这一棵,他就会为了这一棵得到更多的阳光或空间而砍掉其它的树。而社会只关注那棵树。社会会拿一个犯罪的人有办法,但会对一个溺爱罪犯的人无良方。

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不能只靠一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来得简单。

这真是一项艰巨、宏大、细微的工程。

法网恢恢,但法网只管捞鱼,对鱼的成长、褪变、教育和改良却无甚办法。

我的意思是,对犯罪的惩治、预防,并不只是戴大檐帽的警察的事。

社会能不能发挥作用?可不可以引入一些有用的数据、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社区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次新冠疫情,社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家也都配合。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生命健康面前,谁都不含糊。

有些小矛盾小纠纷,警察不会介入,但社区可以介入。例如,邻居上下楼漏水,打麻将噪音等。越是小事,越是没有管,就更容易让人闹心,也可能发展成大矛盾。

例如开头提到的疫情期间排队购物未戴口罩引发的人命案,商场组织管理有无疏漏?人员是否配备到位?保安是否及时出现?

这是对于具体事件的思考.对一个犯罪的人,我还是设想能否研究得广一点,深一点。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如何减少和消除犯罪-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