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常想家乡那碗条子肉

常想家乡那碗条子肉

作者:李现森

在农村老家,过去娶媳妇,就是一家子人,坐在一块儿吃顿饭就行了。

偶有一些殷实人家,会请村里人一起吃顿饭,但也大都是在自家院里垒灶支火,摆上几桌。亲朋好友或三块五块,或十块八块,应邀递份礼以示祝贺。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礼仪。酒席也不是很隆重,顶多就是每人一碗肉菜而已。

红哥结婚就是在家里办的。二叔年轻时在高山煤矿工作,手里有俩积攒。摆的酒席是当时被农村人称为“豪宴”的十大碗。

一口大铁锅里正“咕嘟嘟”地冒着热气,老远都闻到了诱人的香味。

厨子都是村里的人,当然可别小瞧了这些乡村厨子,他们都是口碑极好的,做菜装盘不一定好看,但绝对好吃,而且分量够大,包过瘾。酒席上充当跑堂的多是年轻后生,专职借桌子板凳,端饭上菜,招呼客人。若遇到来不了的人家,通常由他们端上一碗肉菜给送过去。

整个待客、吃桌的过程,礼节周到,寒暄有情,彬彬有礼,溢满喜气,充盈温馨。虽然没有饭店里面排场,也没有各种好吃的菜,但让宾主都特别开心。

不知道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吃桌的场地从房前屋前的麦场、巷道,换到了金碧辉煌的酒店,酒席档次是越来越高,场面是越来越大,结婚似乎已经不再是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它仿佛变成了大人们的脸面:不能太过于简单,否则会被外人笑话,还会让自己特别没面子。

表侄结婚的时候,就是在城里举行的婚礼。

因为亲家是城里人,又是有身份的人,更何况表侄娶的也是城里人。所以,只能在城里的饭店举行婚礼。表哥、表嫂子也算是豁了出来,几百块钱一桌菜,一订就是几十桌。请了自己家里和新媳妇家里的人,还请了街坊四邻。

那天,我也在受邀之列。在敬酒的过程中,表哥脸上虽然一直写着笑容,但眉目间却隐透着一丝酸楚,底气的不足,暴露无遗。

按理说,酒席隆重一些,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为了所谓的面子,一整整好几十桌,甚至上百桌,明明没有那么多人,却非要大操大办,死要面子活受罪,到最后那些花钱买来的菜,只能被剩下。

听表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都在节衣缩食,来填补酒席上欠下的缺口。这真可谓是“打肿脸蛋充胖子”。

表哥家的经历还算好的,媳妇平平安安娶进了家门,花钱买幸福,倒也值的,毕竟钱是身外之物,千金散去还复来。但老刘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东借西凑,终于凑足了彩礼钱,可办酒席的钱还差一截子。和亲家商量,想在自个家里摆上两桌。女孩子一听就不乐意,摆不起酒席,就不嫁了!

一句话,吓破老刘几天都不敢合一下眼。“如果不满足人家的条件,自己的儿子就结不了婚!”提起这档子事,老刘满脸都是无奈。

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农村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说到底,这不只是社会的风气,更多的是思想在作怪,大人、孩子都一样!那就是别人买什么,自己就必须要买什么,别人去城里买房,即使自己借钱也要跟着。

由此,也让我想起网络上曾流传一段笑话“一个儿子建设银行,两个儿子民生银行,三个儿子汇丰银行”。对普通的家庭来说,结婚彩礼钱再加上车子,房子,就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了,但如果婚礼再选择隆重举行的话,那么真的是压力山大。尤其是男孩子多的家庭,不“疯”才怪呢!

婚礼是两个人的事情,与其选择过于隆重,还不如去旅游结婚呢?这样不但可以节省钱财,还可以度过一个充满意义的婚礼,简直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再说了,婚礼办的太过隆重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真的有点伤不起。

我们作为父母的,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受苦,那就把标准降低一些吧,只有这样,她在男方家的日子,才会好过一些,咱总不能让女儿跟着对方一家人吃苦受罪,总想着去还彩礼、豪华酒宴钱吧!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螃蟹沟的洋槐林

下一篇: 弟弟(修改)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常想家乡那碗条子肉-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