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路越走越宽

路越走越宽

作者:沈汉彬

记得小时候,出门只能步行,走不动了,大哥就把我驮在背上或是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这可苦了瘦弱的大哥。

  1972年,我上学了,没几天,凹凸不平的小路就给我上了痛苦的一课,至今记忆犹新。那天放学回家,下着雨,我落汤鸡似地奔跑,脚上的旧跑鞋是哥哥穿不下的,底也是溜溜的滑,在郭奶奶家前面的小坡上,我不断地摔跟头。残破的衣裤沾上了大片污泥,用包皮布做的书包满是泥巴点子,连里面两本心爱的新书也未能幸免,还夹杂着鸡尿鸭粪的腥臭味。后来,我硬是用小手抓着长满青苔的坡面,跪在地上艰难地爬上了泥岸。

那时能看到汽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寒暑假到南丰舅舅家去是最开心的路。我们从长江边沿四干河步行到乐余镇,然后沿着乐红公路向东,看到汽车来了,我们立马全都兴奋不已。靠到路边欢呼雀跃,汽车经过扬起满天灰尘,呛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们争先恐后地跟在汽车后面屁颠屁颠地一路狂奔追逐,为了让汽车的身影在我们的视野中慢一点消失,让鼻子多闻一点汽油的味道,以便在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向同伴炫耀。

1979年读初中时,路上的自行车多了起来,由于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自然没有我的份。为了赶时间,我就跑步前进。家境优越的李新是我同桌,他每次遇上我都会带我一段。初三时,我小伯的岳父李家公公病故后,他原来磨剪子用的旧自行车,成了我上学的好伴侣,由于它“年老体弱”,一路上不断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即便如此,我依然爱它,因为它省了我不少时间。

  1982年到沙洲中学读高中时,公共汽车班次十分紧张,乘车相当费时,我经常从乐余乘车到蒋桥再转车到洪桥,在蒋桥我会碰到很多等车的同学,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边沿路走,一边等汽车,好容易看到汽车从后面过来了,还没等我们高兴起来,前车灯一亮,车子就过去了,里面挤满了人……不知不觉中我们步行到了合兴。

  1984年寒假,我回家时发现门前的泥路铺上了石子,随着一阵马达声由远及近,一辆黑色的“小嘉陵”从我家门口一闪而过,扬起一片沙尘,留下一团烟雾,原来是邻队的蔡国兵,他在上海做木工活,发了点小财,自豪地成了我村第一个摩托车主。

  1985年我到上海读大学时,已经开通了东沙到上海的直通班车,可惜每天只有一班,经常要提前数天才能买到票。早晨天还没亮弟弟就用自行车把我送到乐余车站,由于公路改造速度跟不上车辆增长,因此堵车现象司空见惯,进入上海市区后,情况更糟,汽车比自行车还慢是正常现象。1987年“五一”节,我特意从家中骑了一辆金狮牌自行车到上海,路上只花了七个半小时,骑自行车比乘公交车方便多了。

  1995年我买了辆重庆雅马哈摩托车,大大提高了出行速度。1997年我老家前面昔日里尘土飞扬的沙石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前年,我家也加入了有车一族,进一步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望着宽广平整的路面,来来往往的各式车辆,我真切地感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进步。这一条条连接城市和乡村的路,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三十年日新月异的道路变化也让我更加坚信人生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原载2008-04-25《张家港日报》本文获张家港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二等奖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老班长(二)

下一篇: 让“铁球”荡起来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路越走越宽-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