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麦收时节

麦收时节

作者:李丰敏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漫步在田野,田野里的麦子已经变得金黄,那饱满的麦穗,在夏风的吹拂下,迎风摇曳,它们仿佛在笑,仿佛在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我的耳畔传来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割麦!快快割麦!”这意味着农民们要磨刀割麦了。
看到这情景,我不由想起农村八十年代收割麦子的情景。
凌晨三四点钟,星星还在蓝色的天幕中眨着眼睛。我们全家人便被母亲唤醒,喝过鸡蛋茶,拿着镰刀向麦地走去。寂静的山村,立刻变得喧闹起来。全村的人都起来了,各家各户,老老小小,都赶早趁凉快去割麦。大伙匆匆忙忙赶路,也不忘问声好,说说收成,谈谈光景。
人们赶到各自的庄稼地,甩下膀子大干起来。开始割麦,我把六行,你把八行,他把十行,你追我赶地挥舞着镰刀,低着头,弓着腰,一手拿镰刀,一手拿麦,闭着嘴,憋着气,手不停,麦子顺着手一株株倒地。为了赶速度拼时间,即使头上有了汗,就用衣袖擦一下,接着又挥汗如雨的干起来。当太阳在薄雾中露出了脸,望着倒在地上的一堆堆麦,农家人的心理充满了成就感。
在庄稼地中,就属魏伯家的地里最热闹。他有三男三女,六个孩子。外加三个媳妇,三个女婿。十二个年轻力壮的大人一起到地劳动,场面颇为壮观。别人家里的人到地没割几行,人家到块地眨眼功夫就把一大块地割得精光。担麦时,十二个大人走成一队。金色的麦捆在扁担下吱吱呀呀地晃动,换肩时,只见扁担从右到左挪移一下,扁担立刻移了肩,仿佛他们不是在劳动,而是在进行扁担功夫表演。他家三个闺女,还没有出嫁,正是女婿大显身手的时候。三个女婿都是虎背熊腰的壮小伙,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风,挑着一大捆麦,仿佛只有几斤几两似的,满脸都是轻松和愉悦。农耕时代,需要的人数和力气,这两样魏伯都有。
于此相反,定娃伯,一个人在地里,他佝偻着背,吃力地割着麦。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他嫌弃媳妇,与媳妇离婚,媳妇带着小儿子改嫁到其他村;他的女儿去街赶集被拐卖到外地;他的大儿子去给人家当招养老女婿。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却落得妻离子散……他担麦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压着肩上的扁担,麦子的重量压得他的头耷拉着地,村里人见了他都会忍不住想叹息一番,有时会帮他把麦子送到麦场去。
麦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忙,都在起早贪黑地干,这是因为既要收麦,还要种秋。早起割麦担麦,上午碾场晒麦,中午翻场再晒麦,午后碾麦,傍晚趁风扬麦,第二天还要凉晒刚碾出的新麦……稍有空闲,还要种秋庄稼:玉米、大豆、芝麻、花生……
进入九十年代,机器代替人工。人们只需把麦割好,送到麦场,打麦机一开,隆隆的机器声,响彻了整个村庄。只需两三个小时,一季的庄稼,就变了粒粒麦子。
又过了十年,村里的年轻人都涌进城市打工,留守家里的老人刚开始还种麦,种了几年,嫌收麦,打麦,费时收益少,慢慢地种植规模再逐渐减少。如今,又是割麦时,当时割麦时的热闹场景,已经很难看见。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麦收时节-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