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陕北的古烽火台

陕北的古烽火台

作者:秦汉
我们的家属楼离天下名堡——瓦窑堡不远,站在家属楼的楼顶,我常常能够看到远处的一座古烽火台,它是古代用来报告军情的设施。这座烽火台位于一架高山顶上,山底下是一个名叫芋则湾的村庄,这个村庄离我们的家属楼约有5里路。春节放假,我闲来无事,决定去看看这座烽火台。此时,草木枯萎,满目萧瑟,这座烽火台立于山上,非常惹眼,愈发显得古老苍凉。

走到芋则湾村,爬上山根底下一家人的窑顶,我慢慢地向山上爬去。快到山顶时,我看到了一个高土墩——古烽火台,残高有4米多;台底部呈正方形,边宽有10余米;绕台还挖有一圆形堑壕。土墩上面还有一个石头垒成的四方形石墩,残高有1米,边宽有2米左右;石头有大有小。古烽火台近在咫尺,孤零零地立在那儿,给人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我想,烽火台不仅仅有报警的作用,应该兼有战略防御的作用。那个土墩上面的石墩,也许是古人为了增加烽火台的高度而垒砌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古人为多储存石头以便打击敌人;也许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方为了阻击敌方而垒砌的。听老人们说,在清朝同治年间的回民暴乱时期,在烽火台旁边的壕沟里,我们的祖先把石碾子推下去来打击敌人,顿时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我先在它周围转悠了一圈,然后从一个缓坡上爬上去,站在石墩上。啊!我终于登上了这座烽火台。望着绵绵山峦,黄土高原的雄奇和烽火台的古老让我思绪的闸门怎么也关不住,只好让它流出来……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海拔800-2000米,千山万壑,峰峦重重。它承东启西,联接南北,是中国的脊梁。在黄土高原上,黄河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从极高极远的狭隘中冲出,成了一条滚滚的泥河。尽管她不时任性咆哮、泛滥成灾,但在她蕴生的母土里,却孕育了一个黄色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一个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灿烂的中华文明。龙脊上生活的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和世界。

厚重的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将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吹去,当风力减弱或遇到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那么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黄土高原像一位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亲。他高高在上,平时默不作声,就像不存在一般。但他却用水土俱下的方式影响着黄河母亲,行使着丈夫和父亲的职责。当他忍无可忍,沉下脸来的时候,正是黄河母亲用洪水作长鞭教训儿女之日。在古代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这里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所谓“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和“牛羊衔尾”就是古来描绘陕北一带的自然风物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描述盛唐时期陕甘的发展情景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所以,我们的祖先黄帝才会选择在这里安息。后来历经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和滥砍滥伐,严重破坏了这里的植被,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这高高山峦上的一个个古烽火台就是战争的佐证。

在陕北,往往隔不多远,便突兀着一个小土丘——烽火台。我对它再熟悉不过了,我曾经也登临过一些烽火台。它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在述说着以前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又像一个个哨兵一样,伫立在那里,日夜守候着这大山深处人民的安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无数个城堡古寨、名胜古迹,烽火台便是其中之一。陕北有四大名堡的说法——神木的高家堡、定边的安边堡、榆林的镇川堡、子长的瓦窑堡,这些军堡能成为陕北名堡,主要与它们的战略作用有关,这些名堡周围当然少不了烽火台。在古代,交通是极不方便的,信息获得除了靠马卒通过驿站传递以外,烽火台便是军情传递的一种最常见最便捷的方式。烽火台一般建在川道沿线和交通要道的最高山峦上,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段长城连着一段长城,一座烽火台连着一座烽火台。每个烽火台不仅要做到相互照应,而且要对所在地域一目了然。一旦发生战争或出现军情要事,前线或边境地区的烽火台上,首先点起狼烟,以示告急;下一个烽火台看到前面烽火台上的狼烟后,同样也点起狼烟,报警信号便及时传递到下一个烽火台。这样前呼后应,步步推进,以最快速度传到军事指挥中心或州府、皇城,以达到及早防范、运筹帷幄、克敌制胜之目的。

这些突兀起来的小土丘,我们当地人称为“墩”,而在古代军事上却称为烽火台了。据不完全考证,这些烽火台大多建于宋朝年代,那时的陕北榆林南部和延安北部一带,是北宋的边关要塞,派有重兵和大将镇守,以防大辽和后来的西夏入侵。吴起、保安、安塞、安定,以及榆林的镇川、镇北台等地名,就是抵御外敌、乞求平安和江山永固的最好例证。

烽火台用来通信,源于奴隶制国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对通信的需要。据历史记载,烽火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开始使用。烽火台大都筑在险要处和交通要道上,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紧急军情。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筑长城(完成国家防御体系),修驰道(形成交通运输体系),还通过大建烽火台,建立起了国家警报信息体系。从此后,各朝各代都把烽火台作为战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不断的完善和修建。一座座烽火台,从京城向全国各地延伸,通向遥远的边境关隘,通到了各府、州、县。或有外敌犯边,或有乱民造反,烽火台上,昼则举烟(据说狼粪之烟,聚而且直,风吹不倒),夜则举火。一台点火报警,各台迅速举火传报,使中央和各级政府迅速调兵遣将平定战乱。可见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说到烽火台,人们自然会想到战争。杜甫诗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语:“狼烟四起,饿殍遍地”都是用烽火来描写战争,来形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情景。烽火台作为警报信息系统,在战争和国家安全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千山万水之遥,崇山峻岭之间,每一个小小的烽火台,都关系着国家兴亡,战争胜负,百姓生死 。本来,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的烽火,却被一个帝王拿来买美人一笑。结果是国破家亡,千古间留下一声悠长的叹息。故事是这样的,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他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美丽,《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诺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通信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是什么人,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古代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 举烽火戏诸侯,使西周迅速走向了灭亡,这是拿烽火台当儿戏的结果。三国时,东吴的吕蒙,深知烽火台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取荆州时,首先让兵士扮作商人,智取了烽火台,使通往汉中、成都的烽火线路中断。烽火没能点燃,警报无法传递,然后才敢挥兵长驱大进,径取荆州,使威武一世的关云长兵败麦城,命丧黄泉,从而导致蜀汉衰亡,改变了三国格局,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此时此刻,我站在这个古老的烽火台上,低头看着脚下的村庄,抬眼望着远处的白云。我想象着,就是在这儿,在这座烽火台,它一头连着边关哨卡的士兵,一头连着京城的皇帝。当年这应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地点啊!我想象着,就是在这儿,当年的烽火台上,站岗值勤的士兵,昼夜瞪大眼睛,警惕着周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情况,眺望着远方其他烽火台的动向,随时准备着点燃那足以惊天地动鬼神的烽火狼烟。我想象着,就是在这儿,当年的烽火台上,或许是它白天点燃的一次狼烟,也许是它深夜点燃的一次烽火,曾引来了一片战旗猎猎,烟尘滚滚,带来了一场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生灵涂炭的征战。虽使皇帝稳坐龙庭,让将军青史留名,却让无数士兵白骨弃野,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我忽然想到,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空间都有可能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联系,甚至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只是大多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消失了,被人们遗忘了。留有的资料,多么珍贵!随着历史的前进,随着新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烽火台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警报系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看到的,是已经坍塌了的废墟,变成了一个土堆,人们称其为“墩”。有的“墩”在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平整土地时,被彻底铲平了,融入大片农田之中,再无原有痕迹。

我静静地伫立在烽火台前,穿过岁月的凝视,我似乎看到湮没千年的锈迹斑斑的兵器,闪烁当年咄咄逼人的寒光,列列战骑、万头攒动、追逐厮杀、刀光剑影的壮烈场面,耳畔似乎响起了炮声隆隆、战马嘶鸣、喊声四起、鬼哭狼嚎的凄惨声音。望着烽火台,领略昔日旌旗蔽日,万马奔腾,尘土飞扬的激烈场面,一股哀伤、怜惜之情顿时涌上心头。烽火台,你是历史的见证,生命的见证。你一方面为战争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却通过你残害了多少无辜鲜活的生命,有多少英勇壮士冲你而来,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倒在你的台下,更有多少王侯将相的美梦被你扼杀,这是一幕幕多么残酷的情景啊!

抚今追昔,烽火台历尽沧桑,仿佛一个饱受磨难的老者,战火的蹂躏往事渐行渐远,飘渺又虚幻,烽火台已成为战争的象征,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矗立在那里供人瞻仰。如今,烽火台上再也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人民过上了和平、幸福、安宁的生活。让我在烽火台遗址许个愿吧,愿烽烟永息,和平永驻。

我在这个烽火台周围转悠了半天,最后依依不舍地下山了。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天下黄河一壶收

下一篇: 七月之杯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陕北的古烽火台-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