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海棠山观摩崖

海棠山观摩崖


海棠山的摩崖造像有两样是全国罕见、全球闻名:一是造像多为藏传佛教形态,二是摩崖用藏、蒙、满、梵、汉多种文字书刻。海棠山因此被誉为“东方奇观”、“藏传佛教艺术名山”,著名作家玛拉沁夫登临后题字:“秀色可餐”!前不久,我有幸登临此山,一睹摩崖造像的传奇风采。
海棠山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境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山上群峰兀立,松木滴翠,清蝉鸣树,和风骀荡,风光秀丽。尤为让人惊讶的是:漫山峰峦断崖之上,遍布着数百尊摩崖造像。这些造像,最大的高达5米,最小的仅有15厘米,刀法精湛,工艺高超,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虽然是在坚硬的花岗岩上雕凿却具有泥塑般的美感,有些虽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洗礼,却依然色彩不褪,颇富神韵。
随着八方游客组成的人流,我们开始登山。山路两侧林木芊莽,生机盎然;好鸟啁啾,声音悦耳。抬头望,但见两侧高峰之上、断崖之侧,排布着许许多多造型各异、大小不一的佛像,仿佛一幅巨大的人物素描连绵不断地铺展在全山之中———那便是远近闻名的摩崖造像。摩崖造像是藏传佛教———黄教传入阜新后,以其300多年的历程,历经6代世活佛谱写而成。据史料记载,康熙22年(1683年)由西藏善同寺扎萨克(总管)喇嘛章嘉活佛率门徒到此山雕刻造像。他们因石而异,在继承和发扬晚唐传统雕刻艺术基础上,融合外来艺术的精华,采用阳刻浮雕、龛内浮雕和阴刻浮雕等多种造像手法,在满山花岗岩上刻下了柔和、丰满的佛像及一些摩崖文字,创造了具有东方独特魅力和民族风格的佛像造形艺术。
海棠山摩崖造像种数繁多,全山大小不同的花岗岩上,雕刻着千变万化的佛像260多尊,它们最高为5米,最小仅0.3米。有的10尊佛像为1组,最多的一组群像有26尊,称为“集仙石”。这些造像形象千姿百态,有的面含微笑,慈眉善目;有的怒目圆睁,威风凛凛。众多的佛像中,以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弥勒佛、红绿度母、金刚力士、欢喜佛、千手千眼佛、天王佛、三头六臂佛、阿修罗等佛像为代表。其中,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造像雕刻在一块高大凸起的岩石上,格外醒目。有些造像在国内是十分罕见的,如观世音菩萨,在汉族寺庙中多为美丽端庄、低眉善目的女性菩萨;而在海棠山藏传佛教造像中,则变成了十一面八臂或一面四臂。有些佛龛上下左右刻有蒙、满、藏、梵、汉五种文字,并涂有彩绘。
攀援而上,一块块巨石及石上佛像相继出现在视野里。平视、仰视或遥望石上、崖端佛像,仿佛是在阅读藏传佛教的整部经卷,令人叹为观止。据导游介绍,海棠山摩崖造像的雕刻手法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全山造像分别采用了高浮雕、低浮雕、线雕等雕刻手法,风格上在继承了北魏和晚唐风格的同时,突出了蒙古族、藏族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
海棠山的造像虽多,却无一雷同,甚至最小的图案也凸显出了个性。这一点,依然让游人叹为观止。
站在海棠山巅,回望满山的摩崖造像,我深深地陶醉在那种无所不在的东方艺术魅力之中……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海棠山观摩崖-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