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依法执教,尤要善待“下马”

依法执教,尤要善待“下马”

作者:沈汉彬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依法治教的直接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是依法治教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根本在教师,关键也在教师。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教的关键。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老教师,我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会,由衷地奉劝现在的年轻教师在依法执教中尤其要善待“下马”。

第一,依法执教尤要善待“下马”指对品行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针对性地教育。

去年初一(6)班朱X宇同学经常不做作业,上课还捣乱,任课老师说不得他,三不对背起书包就往校外跑。搞得班主任张老师追得好累,气喘吁吁,但他像头犟牛就是不回头。当时我正在操场上跑步,见状我赶紧追上前去,一把拉住朱X宇到我办公室,然后心平气和地给他讲陈X宇的故事。

2007年12月7日,我还在睡觉,手机里传来了亲切的女中音:“你是沈汉彬老师吗?”“是的。”“我是肖雨恬的妈妈,听说你的手被学生弄坏了,现在还疼吗?”“还好,不碍事。”“冬天,伤疤结得慢,你可以用芦荟汁涂在伤口上,这样好得快。”“好的,谢谢你!”我清晰感到对方放下电话,有种如释重负的快乐。

星期一一到校,我就发现有一个装着两片芦荟叶子的小马夹袋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那一定是肖雨恬带来的。中午吃饭时,初三(4)班班主任许国荣问我:“肖雨恬的妈妈向我要你的电话,什么事?”我当时激动得恨不得一句话就把事情说完。因为我不是肖雨恬的任课老师,与肖妈妈更是素不相识。接着许老师向我隆重推荐:“肖雨恬的妈妈很有素养,尽管厂里不景气,时常在家歇着,但十分勤快,她还喜欢读书看报,把好文章挑出来给女儿看。”难怪肖雨恬文静善良,知书达理,2008年中考语文得了112分,是我校的最高分。后来在与肖雨恬的交谈中,我惊奇地发现原来她妈经常通过报纸,汲取过我的精神食粮,所以在我遇到寒流时她就想方设法地来传递温暖了。

我任教的初三(2)班陈X宇,上课不仅不认真听讲,还时常带领几个不懂事的哥们把课堂搞得鸡飞狗跳,而且根本不听老师们的好言相劝。由于义务教育学校无权开除学生,导致陈同学对学校的警告处分置若罔闻。07年12月5日下午第三课,陈非但不在初三(2)班上课,还跑到初三(1)班来捣乱。当天风大气寒,门窗关得紧紧的,谁也不理他。陈就在外面使劲地敲打窗玻璃,还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下课了,下课了……”。我耐着性子等到下课后找他谈话,他口头上答应,可一出教室转身就逃。我早就预料到陈会耍赖,赶紧用右手去抓他的胳膊,谁知他的反应更快,用右手狠狠地摔打过来,我只感到一阵钻心痛,右手中间两只手指甲连皮带肉反折过来,一瞬息就血肉模糊了。徐建平总务和校医匡志燕老师马上对我的手指进行了修剪、消毒、包扎。陈自感大事不妙,赶忙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追到办公室向我讨饶。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只好大人不计小人过。

“轻伤不下火线”,晚上值班时接到陈爷爷电话,他心急火燎地说正在镇里开会,会议一结束就来看我。我安慰他:“天黑风大气温低,没大事,你就不要来了。”不久陈爷爷带着孙子来了,一进办公室连说“对不起”,并从上衣口袋掏出五百元:“我孙子弄坏了你的手,这点钱就算是医药费和营养费。”我问陈爷爷:“他爸为什么不来?”他颇为伤感地说:“不要提他,孩子三个月大,夫妻就离婚了,各奔东西,谁也不管,让我老俩口受罪。”我是个易动感情的人,看着陈爷爷带了一代,还要带一代,并要代孙子受过,打心底里替他老人家伤心流泪。我婉言谢绝了他的钱,不过为了不让他再有别的想法,收下了水果。

事后有的老师说我太善良了。“善人受人欺,好马遭人骑”似乎是现今社会一种普遍现象,其实还是善人好报的多,对人不要太计较,尤其对弱小者。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同事陆X琪有点口吃,上课有点儿困难,时常受个别学生嘲搞。李校长只好安排他在总务科卖菜票,有个调皮男学生经常在窗外学“舌头”,有次中午陆老师终于爆发了,追到门外就是两个耳光。第二天一早孩子他爸就赶到了校长室,要求处理陆老师。校长无奈,找陆谈话,那时小琪老师年轻气盛,大声争辩:“我是教师,但我首先是人,我要维护人的尊严。”那家长辩解说孩子再不好,老师也不能打人。然后威胁到教育局告状,弄得小琪好尴尬,最后不得不辞职。

当时我就想《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是受教育者,是受保护的对象。但在实践操作中难免会有缺点和问题。尤其是我们在面对“下马”时,更应当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制订措施,并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耐心做好“下马的问题会反复、反弹”的心理准备,不断帮助他改正缺点。众所周知,改正缺点、养成好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要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能改正,特别是对十几岁的初中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我们管控不了自己“急躁”情绪,动辄对学生发火、甚至打骂,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损害了他们的心灵,而且你自己也会在埋怨、指责、愤怒中受到更大的损害。所以善待“下马”,就是我吃了亏,也得继续忍让退步。事后再跟“下马”的监护人沟通交涉。

俗话说:“生儿不育,不如不养。”难怪以前老师们找陈X宇谈话时只要一提到他的父亲,他就会恨得咬牙切齿,满口污言秽语。现在看来陈X宇的冷漠无情与他从小缺失父母之爱有关。没有了热源,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温暖了。

我为此写了《温暖,源自热量》发表在08年1月《扬子晚报》上。后来陈X宇看到文章内心是受到很大触动,后来慢慢地规矩多了。现在我又用这篇活生生的文章拿来感染朱X宇,他还是给我面子的,后来几次要逃学都是我劝解成功的。

第二,依法执教尤要善待“下马”指对智商相对较低,反应比较迟钝的学生的教学要科学得法。

2008年中考最为神奇的当然要数三(2)班的谢X科,他在我校中考全部164人中总分排名155名,但是历史取得了50满分的好成绩(全校4人)。他妈在电话中感慨地对我说:“要是其它老师也像你沈老师那样早一点有耐心和热心对待我儿子,培养他的信心,那该多好啊……”我的心简直比喝了蜜还甜呀。“我有这么神么?”我暗问自己,后来又细想,那年暑假我在《时文选粹》上看到一个引起我强烈共鸣的故事。

有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做了一场告别职业生涯的精彩演讲。

体育馆舞台的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

主持人对观众说:“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转眼间两名年轻人快速跑到台上。老人对他俩说:“请你们用这个大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先拿起了铁锤,拉开架势,全力向那吊起的铁球砸去,那吊球却纹丝不动。他接着用大锤不断地砸向吊球,铁球就是不动。很快他就气喘吁吁了。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铁球依然不动。

后来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锤,对着铁球不断地敲打起来。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的表演,20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不满。老人却不闻不问,只管一敲一停地工作着……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名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会场雅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盯着那个铁球。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声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大铁架子“哐哐”作响,巨大的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老人终于开口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初三一开学我就老人家的办法指导谢X科学习历史,注重方法指导和思想激励。慢慢地让他的“铁球”荡起来,渐渐地他真切体会到了用力小而“铁球”摆动幅度大的幸福,一丝惬意心中来,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来了,成绩也逐渐上去了。期末统考更以48的高分,在最后一个考场遥遥领先,甚至还超过了不少第一考场的优秀生(我们学校按照考试总分从高到低排考场),这下有同学戏称他是历史高材生了。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不服气,对他质疑、猜测。我就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对全班同学讲:“谢X科是没有某些人聪明,平时反应也比较迟缓,开学时他也让我一千个不放心,现在他自觉了,上课听讲比很多人认真,自然理解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课后又能独立完成作业。他踏踏实实地追求滴水穿石的效果,不像有的人不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自以为是,想在考试前搞急风暴雨似地死记硬背,当然也能应付,但绝对不会取得高分。”后来我就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教学随笔《让“铁球”荡起来》发表在2009年第5期《苏州德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貌取人”、“歧视穷人”等鄙视“下马”的不平等现象还大量地存在,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下马”的言行还不时地发生。

其实能够善待“下马”,把他们教好,那才是教师的真本领,硬功夫。不管对于孩子、家庭、学校、社会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当然教师本人也是一个很大的受益者。比如说,一个好学生历史能考45分,他的提升空间相对有限,而原本属于“下马”的谢X科取得了满分,班级平均分一下子提高了1分。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

总之“依法执教”在规范我们教育行为的同时,也教育了我们自己。只要我们按照法律办事,依法执教,善待“下马”,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会得到充分的保证,这是我们实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字数(3914)2015-5-25

本文获张家港市“依法治教”征文二等奖

+阅读全文

上一篇: 修鞋记

下一篇: 心中的红色足迹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依法执教,尤要善待“下马”-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