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远去的票证年代

远去的票证年代

作者:闫书卿

在整理杂物时,无意发现一叠纸票,仔细一看,原来是棉絮票,不由勾起对那个票据年代的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属于计划经济,不光吃饭凭粮票,穿衣凭布票,老百姓吃、穿、用、行,如果手中缺少了那五花八门的票证,真的是寸步难行。这些对农民来说,体会尤为深刻。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农民想要得到一点粮票,就要全家人勒紧裤带,省吃俭用用口粮去换,谈何容易?那时的粮票有粗、细、杂粮之分,有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红薯面,还有布、食用油、禽、蛋、肉、糖、肥皂、香烟、缝纫机、自行车、电视机等票证。粮票还有全国通用粮票、河南省粮票、洛阳市粮票之分。最主贵的当属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适用范围有限,只有全国通用粮票可以用遍全国无障碍,在乡下谁有全国通用粮票是件值得炫耀的,也是让人眼气的事,因此,家在农村的姑娘大都想找一个市民户口小伙子结亲,图的就是跳出农门跃龙门。在很长一段时间,每月能领到粮票的市民很是风光。

布票,虽说是按人口发放的,可是每人每年三尺布票有的人家也是买不回来布,那时人穷啊,每个工值才几分钱,手里有布票没钱也不行啊。村里十几岁孩子夏天也是赤肚子,光脚丫,我们上小学时每逢下雨都是光着脚去学,踩着砂石路面也不嫌硌脚。冬天最满意的就是能穿上母亲手工缝制的粗布老棉袄,棉袄里连一件套穿的衬衣也没有,直接贴身子穿,俗称“涮桶子’。没风的日子,还算暖和,一旦有风,即便出着日头,风也会顺着袄里把寒气往里送,冻得全身起鸡皮疙瘩,让人感到赤骨的冷;村里稍微上岁数的人,腰里都勒着一根绳,防寒御暖,因此就有‘腰里抽根绳,胜过穿几层’之说。

母亲善于持家,手工活特好,能剪善缝,常常给左邻右舍裁剪衣服,每每用掉的碎布片她都巧手连接,缝补成衣物。在那缺衣少穿的年代,能穿上母亲亲手纺织缝制的粗布衣裳,不禁没有自卑感,反而有满满的自豪感,外人只看见我们姊妹穿的干净,哪知道母亲背后的操劳,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母亲常常是大的改小的,或是旧的里表翻新一下,或是夏天棉的改单的,冬季单的再缝成棉的,变着法不至于让家里人赤身裸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业品票券很金贵,在家务农的农民基本沾不到边,俺村的牛老师,老婆病了,需要红糖做药引子,他没有糖票,只好找在供销社上班的一位职工,找到供销社领导开后门买了半斤红糖。

后来,缝纫机,自行车,黑白电视机,彩电慢慢销到农村,但要买也得有票券,先是干部家庭,接着是有工作的职工或教师,送礼托人找关系搞票券,有的农民手里有钱没票券也是干急未必买得到,俺家就是拿着钱没有券,没买到想买的飞鸽或永久牌自行车,等了一年多才买了一辆飞鹰牌的自行车。

直到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也吹散嵩县山区广大农民心头的阴霾。随着土地承包制的落实,农民在各自的责任田里辛勤劳作,换来了五谷丰登,家家有余粮的好年景,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工业品供应充足,想要啥有啥,敞开供应,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而粮票等各种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一张长废纸。

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全国城乡市场经济活跃和繁荣,粮、油肉、蛋、禽、菜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如今网上购物也很普遍,票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票证供应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远去的票证年代-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