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2020-04-09 00:38:59/于圆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赏今时月,品古时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语言中溢于言表的伤心、无奈和几分愤懑在书中的第一篇文章中就表露的淋漓尽致。以王圆篆为线索的叙述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让我感受到一个文人,在被毁坏过的莫高窟面前那种痛心疾首的情感。

王圆篆,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这种肤浅而无知的农民在那个时代是随处可见的一类人,而这样一个人却把握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从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灾难。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啊,就这么被毁了,就被这么一个浅显无知的人给毁了,这让人如何不痛心,如何不痛恨?但是余秋雨不屑于向他倾泻愤怒,他太过于卑微与渺小。可在文章中,余秋雨用到了“跪”和“求”这两个近乎哀求才用到的字眼去面对王圆篆,这是为何?这又是何苦?因为在他眼里,若能护得这文化存活下来,付之生命又有何妨,更何况放下自己的尊严去阻止王圆篆那可恶的行为呢?因而,这身在文革中都未曾屈服的傲骨却想要在王圆篆面前跪下去苦苦哀求:请等一等,等一等……而他所换来却只有一张困惑的面容。

看到这里让人百感交集,对于王圆篆的愤恨、对于自己没能早生一个世纪的哀怨、对于祖国灿烂文明失落的痛心、对于余秋雨这样的文人的钦佩。都说世界上最为残忍的事情莫过于把美好的,你所珍视的事物摧毁给你看。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这种残忍,这种源自于一个悲哀时代的残忍。无法挽回的无力感充斥着心间。但是我们并不是真的无能为力的,生于这样一个和平而又文明的时代的我们更不能让历史重演。让我们摒弃“到此一游”,让我们去爱护每一件文物,别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在一片狼藉面前像如今的我们一般痛心,别再成为下一个“王圆篆”。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么苏小小应是不负于自己十九年的芳华。一个将美诠释得如此彻底,将美作为毕生所求,将自己在最美的年华逝世当作上天成全的女子,她的日子会有未曾起舞的么?余秋雨说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确实,苏小小作为古代的风尘女子,竟活得那般潇洒、真实、美丽,不得不说,她颠覆了风尘女子的一贯形象,她是独树一帜且最为美丽的。她不同于别人以姿色苟活于世,而是为了让美丽存在而存在与人间。她最值得为人所歌颂的便是那种对于美超越生命的追求。借一句尼采的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用来形容苏小小大概算是贴切了。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在我看来,《文化苦旅》就像一杯茶,苦涩后尽是回甘,在烟雾朦胧中映照的都是回溯千年的过往。

+阅读全文

相关作文

收藏/分享

分享「读《文化苦旅》有感-作文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