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2021-07-14 00:03:16/赵孔熙

一场文化苦旅,跋涉在火树银花间,长途与归真返璞丽处(文章主题明朗,主题突出,适合考场作文。)“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余老先生​曾说:真正结束中国“文革”灾难的是唐山大地震。中国,突然窥得人类生存的底线。与其说这是余先生独特的政治见解,更不如讲这是他对自然的敬畏。(语言凝练,观点独到。)一场灾难让陷入极左痴迷的中国惊呆了。在那之后,他投身于生态文化,也算之为山河文化,在山河间找路,在山河间寻书。

在这片土地上,连绵的山川敷贴在历史的脸颊上,波动起伏。见证了一次次无奈迁徙,一次次歌舞升平,一次次荒野战争。邦国争逐,万国更迭。它壮大到留不住权利,细雨骑驴入剑门。(语言优美,说服力、感染力强。)剑门是权利地图的雄关,这样的雄关在中国成百上千的,但消灭他们的只是雨,只是驴,只是征尘,只是酒痕。

看过存活千年的都江堰,仍然孕育着西南的沃土,波涌浪叠,从遥远的地方奔来,吐着白沫。逾越了上千年的距离。行过莫高窟,佛号,磬钹声诵经声,木鱼声被包裹在洞窟里。他们并未因为内乱而损毁,知道几百年后的晚清,一群“文明”的强盗妄图洗劫这里,被村民们拦截。埋头闯进阳关雪,只身探求《渭城曲》,百年洗礼,这只有土墩,石城,坍塌了成为一座废墟。所谓阳关已经受不住没有诗人的寂寞,再无人验证这里的壮美,和艺术的宏广,它也就消失在朔风里了。在宁古塔时对“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的惋惜,呻发出这样一句话: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接受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如果能结合相关篇章、具体内容来畅谈读后之感就更好了!)

余先生说,行路即是读书,所见的不是人间绝色,见证了自然所柔美,坚韧,厚重,喧嚣,宁静。

《文化苦旅》,一场文化的探寻、再现之旅。(结尾短短几句话收束全文,深化主题,留下想象空间。)

查看全文

作文点评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就叫“读后感”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简述原文有关内容;亮明基本观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畅谈收获。小作者一定认真研读过《文化苦旅》,所以才有了深刻的感受、独到的观点,“与其说这是余先生独特的政治见解,更不如讲这是他对自然的敬畏”“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等等都能令人眼前一亮,由衷佩服,进而激发情感的共鸣。如果小作者能结合相关篇章、具体内容来畅谈读后之感就更好了!

上一篇: 花儿般的笑作文450字

下一篇: 桂花

相关作文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