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家乡的煎饼

家乡的煎饼

2021-08-16 01:11:34/ 李明慧

依现在的生活条件,真应了那句老话: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虽然什么美食都能吃得到,但我最情有独钟的还是家乡的煎饼。
说起泰安煎饼来,可用不着吹嘘。步入泰安和周边县区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卖煎饼的摊点;无论城里还是乡下人家的饭桌上,也时时可见。听说远在他乡的游子,还常给家里打电话要煎饼吃呢。
小时候奶奶摊煎饼的场景,我至今还记得。那时候的煎饼糊子都是小石磨磨出来的。头天晚上把玉米粒和水倒进石磨眼儿里,然后推动石磨,不一会儿就从两个磨盘间淌出稠稠的糊子。第二天一早,奶奶就在厨房里用石块或砖头支起鏊子。奶奶坐在草垫子上,身旁放着前天晚上磨好的两盆糊子,盆里有把大铁勺,手边还有豆油罐、筢子、铁片铲子等,身后是一堆麦秸秆。准备停当就可以点火摊煎饼了。用油布往鏊子上一蹭,舀上一勺糊子,用木筢子摊均匀,煎饼很快就烙熟了。用铁片铲子沿着鏊子边沿铲一圈,一张金黄喷香的大煎饼就可以揭下来了。由于柴草燃烧得快,受热面积不均匀,所以在锅底放有两根细木棒子,一是为了让火均匀燃烧,二是当拨火棍用。在烟熏火燎之中,奶奶摊出了一摞摞焦黄香脆的煎饼。
当然,煎饼虽香,做起来却很不容易。那时候家里人口多,煎饼是整个冬天的主要食量,因此秋后闲下来的时候,邻近几户人家的婶子大娘们就合伙做煎饼,不管给谁家做,鏊子不用搬动,就定在一家,只要把糊子用桶提过来就行。她们分工明确,有的专司舀糊子摊煎饼,有的专门烧火,有的专管叠煎饼,主人家是免不了端茶倒水的,但无论谁家做主人,没有一个嫌麻烦的,都喜欢这份热闹。吃饭时轮到给谁家摊,就吃谁家的。她们一边摊煎饼,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谈论着,暖意融融的屋子里,欢声笑语随着煎饼的香味传出很远很远,久久飘荡在家乡的天空中。
现在摊煎饼省事儿多了,糊子都是用机器打出来的。做煎饼时,在大蜂窝炉子上放一个直径一米左右可旋转的电动鏊子就可以摊了,省心省力,摊出来的煎饼又大又薄。听说一个电动鏊子一天可以加工100多斤煎饼。
机器制作煎饼虽然快,但口味要稍差一些。如今,纯手工煎饼已很少能够买得到了。我想,我对手工煎饼的喜爱,不单单只是一种饮食嗜好,还有对家乡风俗和家乡特产的怀念和追寻吧。
【点评】文章作者从厚重纷繁的泰山风俗中,选择了随处可见人人熟知的家乡土产泰安煎饼,作为写作材料,可谓妙设角度切入,小叙事大民生,反映出了生活的趣味。
(指导老师许都)

查看全文

相关作文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