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出路

出路

2022-01-09 13:20:35/涂倍宁

纵观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许许多多的人却因利欲熏心迷失了自己的路。正因如此,活在当下的我们为了寻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要做的便是不随波逐流,做真正的自己。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靖节先生厌倦了,也看倦了官宦生活,作完《归去来兮辞》后,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他找到了适合他的出路。摆脱官场束缚后的陶渊明悠然自在,回归大自然的他正是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如此的怡然自得,如此的超凡脱俗。随心而归复自然是陶渊明先生的出路。

弃医从文,满腔热枕,一心系大国的他去到所谓“强国”求学。求学途中发生的一幕幕,使他真正明白了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没有一丝犹豫地终止学业,回国后的他毅然决然地拿起笔杆子,同反动势力作斗争。为了中华民族的似锦前程,鲁迅先生不曾畏缩。他说,只有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鲁迅先生以他大无畏的精神,将对未来的希冀与祖国的光耀用犀利的语言文字紧紧地系在一起,他找到了那条属于自己的出路,他是“民族魂”,而他的文章也会随他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鲁迅与陶渊明不为利欲、不附庸风雅,他们,恩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不被“纸醉金迷”的繁景所迷惑,在旁人的冷眼中冷静地坚持自我,坚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所谓寻找出路,并不是要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地按照所谓前人经验去发掘。而是在这浮躁而瞬息万变的时代,带上一双洗尽铅华的双目和一颗不随波逐流的心,时刻谨记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亦或许幽深而万籁俱寂的小径比华灯初上的大道更加得人心意。随心而为之,出路便在眼前。

趁我们还年轻,去拼搏,去闯荡;趁我们还年轻,去做意见随心而为之事;趁我们还年轻,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出路吧!

作文点评

高一的你,应该是刚刚开始写议论文吧。这个阶段,能做到将一篇议论文搭起框架,提出论点,正确摆出论据,使用各种论证方法,恭喜你,已经迈入了写作的新殿堂。然而这应该是一篇标准的考场作文。名为“出路”,立意的角度可以更多元。小作者选择了两个考场常用人物——陶渊明与鲁迅。前者罢官归园田居,后者弃医从文。所用事例,耳熟能详。文字的结构,也是平稳的议论文模式:总起提出论点——两个举例论证——总结道理给方法——升华全文。只是这种文字太稳当,稳当到可能小作者你写了一次两次,看了别人写了一次两次以后,总要有一点冲动——陶渊明为什么“采菊东篱下”,会成为千百年来读书人的精神追求?中国的士大夫文化与其他的文化有何不同?陶渊明之前之后的文人以及文学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如果是这样,你会更能理解他对于田园诗,谢灵运对于山水诗的独创,为何到了古诗的巅峰;如果再顺便翻翻鲁迅,我们把他延伸开来去读,为何他会成为“民族魂”?为何不是胡适、林语堂这些民国时期留学于美国常青藤高校,脚踏中西方文化的学者型文人?如果放在现在,胡适所说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你会同意么?如果再去在近代文学思想家中选出“民族魂”,你还会选择鲁迅么?如果是这样地思考写作,相信你的格局会更宽广,而不会仅仅在结尾简单地给出一句“适合自己的出路吧”。毕竟,独立思辨,行万里路,非一日之寒。

上一篇: 古刹西园

相关作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