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做人应坚守心灵的底线

做人应坚守心灵的底线

2022-02-03 18:11:28/姜文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质其过于能坚守心灵的底线。为人一世,当仰无愧于天,俯不作于地。心灵的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最起码的准则。坚守的底线,做一个真正的人。

回往历史的长河,屈原怀抱大石走向汩罗江时,那句“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应该还在身后回荡。他不愿随波逐流,于是作《怀沙》之赋。走到江边,他回首,看见了郢都,看见了秦军长驱直入的狼烟,闭上眼后,一扭头就投身于江底,用生命就坚守了心灵的底线。他躺在江底,却站在了天地间。屈原守死也要守住心灵的底线,保持做人的节操。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依旧闪闪发光,为我们后人所敬仰。

每当素琴飞声之时,仿佛仍然可以感受到嵇康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无论是俯首请以为师的三千学生,还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都不曾令他犹豫。是生,只须他低头一句话,但他却扬眉说了一句等琴来”,于是,一曲《广陵散》为他的生命划上了句号。他用生命坚守了心灵的底线。那一曲绝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嵇康,即使是面对死亡,他也没有让自己的心滑落到那底线之外,他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在历史无垠的天空中,嵇康闪耀着无比耀眼的光辉。

溪流淙淙,菊香阵阵,陶渊明赋诗之声随着缕缕清香飘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事餐,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他不为五斗米折腰间,让所有途越了心灵底线的人无地自容。在南山的幽菊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他窈窕寻壑,亦崎涎经丘,在悠然自得中远离了污浊的官场,坚守了心灵的底线。陶渊明用一生清贫守住自己心灵的底线,熠熠生辉于历史的天空,泰然立于天地之间。

回眸历史,我还看到了苏武,李白,岳飞等好多坚守了心灵底线的先贤,他们傲然于天地之间,让所以逾越心灵的底线的人无地自容。

坚守了心灵的底线,任那天空阴霾昏暗,任那大海浊浪排空,任那山雨欲来风满楼,自可信步闲庭,泰然自若,在那心灵的天堂,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闲看亭前花飞花落。

逾越了心灵的底线,就算你有倾天大权又如何?你看到了岳飞墓前的跪像了吗?那是千载骂名,那是遗臭万年;逾越心灵的底线,就算你集万千荣耀于一身,又可想到日日夜夜心灵的折磨是如何的生不如死?

水坚守了底线,可为人类造福,逾越底线则是千里洪灾,民不聊生;火坚守了底线,可供人类取暖照明,逾越了底线,则是家毁人亡,生灵涂炭;人坚守了底线,可名垂青史,流芳万,逾越了底线,则会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人啊,无论什么时候,你是处江湖之远也好,是居庙堂之高也罢,都要坚守心灵的底线。这样才能安身立命,维护自尊,获得他人的认同,才能称的上是真正的人。

查看全文

作文点评

姜文同学的习作《做人应坚守心灵的底线》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篇引出话题——做人的底线,强调了坚守做人的底线的意义,顺势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主体部分作者精心选取论据,列举历史名人:屈原、嵇康、陶渊明等文化名人,结合他们感人的行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论据充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论证有力,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果。美中不足的是行文语言组织有待推敲,词语搭配不当,部分语句缺少主语,错别字等等都是写作的大忌,其实以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稍加修改即可,写作态度决定了文章质量的高度!

上一篇: 百年的共产党人

下一篇: 我的妈妈

相关作文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