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致敬地勘人 ——向建国70周年献礼

致敬地勘人 ——向建国70周年献礼

作者:许玉玲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新中国迎来了70华诞。在这70年里,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商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70年来,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正日益走上世界的舞台中央,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勤劳智慧的人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这三百六十行里就有我们的地质勘探队员,是他们默默无闻、风雨无悔,为国家输送工业的食粮。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是他们的人生誓言。

共和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工业,而工业领域的高精尖成品离不开稀有金属,稀有金属哪里来,全靠我们的地质勘探队员,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地质锤在敲敲打打中发现矿藏。

回首遥望195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我国为了提前偿还苏联外债,拥有86种稀有矿石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成为偿还国家外债的“功臣”。从1961年冬天开始,三号坑进入高强度开采,矿区成立了一只由200名党员和骨干组成的突击队,加班加点开采矿石,经过四年的艰苦卓绝,我国提前了一年还清了所欠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有资料证实,三号矿坑大约承担偿还所欠苏联债务的47%份额。

人们惊艳于“地质圣坑”的传奇,可在这四年里,因为矿体滑坡躲避不及,一些地质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即便是大多数幸存者,他们的工作环境也极为恶劣,坑内长年累月见不着太阳,还有水洼,属于极寒,冬天更是零下50多摄氏度,比东北最冷的漠河还要冷,在这样苦寒的工区内作业,条件是何等的艰苦,1960年代更是国家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候,生活条件也十分不易,榆树叶榆树皮都吃完了,山上能吃的都吃完了,喝着糊糊捡矿石,他们却以高昂的精神和忘我的工作,为祖国默默地奉献着,向他们致敬。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以现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地质勘探队员,他们为国家的地质找矿事业做出了卓越的功勋,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质找矿原本就是一个集脑力和体力、技术含量高,又艰苦的工作。既要爬得了海拔五、六千米终年积雪高原缺氧的大阪,也要走的了常人没有走过的极其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更不要提过河蹚水,这都是家常便饭。更重要的是地质找矿工作是一个良心活,每个点都要跑到位,采好样,还要原路返回背会工区,这中间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条线跑不到位,或者样品没有采集到,很可能就丢失了一个发现矿化点的信息,也会为后续的工作埋下祸根。正是因为千千万的地质工作者秉承着这样的“良心”,才铸就了我国地质事业的辉煌。

每年冬去春来,我们的地质勘探队员,打好包袱,背起行囊,他们或许风华正茂,或许人至中年,没有任何犹豫,告别妻儿,离开父母亲人,即刻出发奔向目的地。日常的工作就是手拿地质锤,攀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去寻找宝贵的矿藏。他们的青春年华在山中绽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或许没有花前月下,闲庭漫步的自由,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也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年迈的父母,可是他们无怨无悔,对于家庭有更多的愧疚,可是当他们谈起成矿、谈起岩石,看见孔雀石时,眼睛却亮了,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语言也变的滔滔不绝起来,这就是地质队员。他们的身上有着神圣的使命,所以他们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勇气,有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

借用北京日报一名摄影师在参观“地质圣坑”时写的一段话:“有些东西,是可以跨越年代、跨越时代和人类观念变迁的。人们的政治信念、伦理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在几十年间巨变甚至被颠覆,但有些精神的东西始终会被敬畏、尊崇。这里就包含了牺牲、奉献和艰苦奋斗。”我想这就是地质“三光荣”精神,它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履职尽责,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渴望国家繁荣昌盛的华夏儿女。此时此刻我的耳畔响起了《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我们的行装,攀上那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谨以此文献给工作在野外一线的地质勘探队员!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致敬地勘人 ——向建国70周年献礼-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