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母亲的乡愁

母亲的乡愁

母亲的娘家,在很“遥远”的地方;母亲的乡愁,亦在那“遥远”的地方。

母亲16岁的时候,随自己的哥哥来到这个小小的县城。那时候,从母亲老家到这儿要经受老式大客车以四五十码的速度在黄泥砂石公路上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的颠簸,有时甚至需一路站着、挤着。对于不会坐车的母亲而言,每次在老家和小城之间奔波一趟,实属不易。

20岁时,母亲恋上了住在舅舅家对门的父亲,不顾舅舅的反对而与父亲产生了感情,就此约定终身。母亲和父亲的爱情,在我第一次看沈从文的《边城》时尤有感触,难得的却是那一份纯粹。

约定结婚后,母亲才带着父亲去了一次老家,没有悬念地遭到了外婆强烈的反对,据说外婆当时哭的歇斯底里并且第一时间藏起了户口本。母亲也不知哪里来的能耐,不但找到了户口本,还和父亲偷偷领了证,就这样,母亲正式成为小城媳妇,不仅学会了小城的方言,融入了小城的生活,慢慢的也成了小城里的一份子,从此相夫教子。

当年为了爱情,母亲选择离开家离开外婆,没有留丝毫余地。而今年迈,母亲确实难以抑制内心对家乡对亲人的那一份回忆和思念,娘家的情愫以及童年的回忆不断涌现出来。她想念她的母亲,想念她家乡的山山水水,想念她儿时那些生活记忆里的点点滴滴。

发现母亲对家乡的留恋,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意识到的。那时候,交通渐渐发达起来,母亲几乎可以每年回一两趟娘家,在她的母亲身边待上一阵子。

外婆去世前两年,母亲则带着我在外婆家住了整整一个多月,而之后每年,我也都随母亲回外婆家待上几天,虽然母亲已离开那个较为偏僻的小山村40多年,只偶尔回去暂住,但是她却似乎对那里的所有一切并没有产生任何的隔阂。

依稀记得,小山村清冷黝黑的夜里,偶尔总是能听到一两声吱吱呀呀的开门或关门声;安静的清晨,我躺在二楼的床上,也能听到楼下土灶里柴火烧着的咔呲咔呲的声音……而母亲与村民们用方言大声的闲谈,我虽完全听不懂,却能感受到母亲发自内心的满足。

更有几个晚上,我听到母亲在用方言说梦话,依稀外婆当年说梦话一样。母亲确是老了,皱纹爬上她的脸庞,青丝也一缕缕从发髻显现出来。而她心中的那一份乡愁,也就如她佝偻的背,越发的明显了。

母亲的乡愁,就藏在母亲浓浓的乡音里,她远远站在这座小山头呼喊另一座小山头上熟悉的人的那种激扬的状态,那人或是母亲远房的亲人,或是儿时的伙伴。

母亲的乡愁,就显露在母亲娘家的山田和节日里,枇杷熟了、稻谷黄了,清明端午或中秋到了,又是母亲想要回娘家的季节了。

母亲的乡愁,就存放在外婆家的老房子里,雕梁画栋里的千年历史,自信的展示了它曾经有过的辉煌,而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呢喃低语也难以掩饰此时的萧条,一如母亲的内心的沧桑。

母亲的乡愁,更散布在娘家村口的那一座清朝老牌坊上,那一个孤立而气派却也严肃端庄的白墙黑瓦祠堂里,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田野的泥泞小路间,那一口外婆家门前的八角老水井旁……它们一日又一日的停留着,在时光的延续中诉说着母亲的乡愁。

母亲的乡愁,言不尽、道不明却真实存在,存在母亲的心里,也存在我的心里。

通了高速之后,小城到母亲娘家的路程变得愈发近了。说来也奇怪,几乎每次开车送母亲回娘家探亲,回程的路上总是会下起雨来。母亲常常玩笑着说,这是要把外婆家的风水带回小城来咯。

而我却常常胡思乱想,这些雨水,更像是许多年来,外婆站在老家门口目送母亲和我们离开时用围裙抹下的泪水;更像是许多年来从老房子屋檐上滴落在石阶青苔的雨珠;更像是许多年来,母亲对家乡及老人无尽的淡淡思念!

而每一次回程,当雨水掉落在车窗往上爬行的时候,通过车后视镜看到母亲在车后座沉沉睡去时,我的内心总会有一阵心酸,有时甚至止不住掉下泪来,母亲啊母亲,我知道,您的乡愁便是对这一片土地爱得深沉……

+阅读全文

上一篇: 中秋遥思

下一篇: 童年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母亲的乡愁-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