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语 > 屯田制的意思

屯田制的意思

tún tián zhì

基本信息

词语屯田制

繁体屯田制

拼音tún tián zhì

注音ㄊㄨㄣˊ ㄊ一ㄢˊ ㄓˋ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古代利用农民、士兵或商人开垦荒废土地,解决军粮、税粮的制度。始于西汉边塞屯田,三国时曹操实行较完备的屯田制度,收效极大,唐以后各代对屯田称呼不一,元、明、清各代仍称屯田,明代屯田区域最广,清代时屯田渐成民田,军屯亦废。


国语辞典

屯田制[ tún tián zhì ]

⒈  汉代以来,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征取收成做为军饷的制度,称为「屯田制」。分军屯、民屯、商屯。

《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太祖初,立民兵万户府,寓兵于农,其法最善。」

+阅读全文

上一个词语: 旋风装

上一个词语: 气决泉达

其他带屯字的词语

收藏/分享

分享「屯田制-词语」到:

热搜词语

最新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