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品书

品书

2019-06-20 09:26:22/张禹龙
书是记录人类文明的载体,任何一本书都倾注了作者的人生之感。书是有灵性的。当然,万物皆有灵性,水灵生龙,地灵出杰,书灵则赋魂。书之魂魄不仅仅在其字表,更蕴涵在其情感深处。所谓“魂”并不是一般浅显的阅读可以领略到的。书魂是“品”出来的。

要说品书,门道也是极深的。品书自然不能浮躁,要由内而外,由浅显到深入,循序渐进,一点点蚕食,慢慢品出文章精髓,品出作者毕生之感,从而增益其所不能。

品读,提炼文章字句。郭沫若先生改写剧本《屈原》。剧本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成“这”。两句台词一字之别,但后者比前者更加坚决,情感更加饱满。字是文章的容颜,但这份美,只有品读者才能够审视出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一词用得悲壮,更用得大胆。正是这种大胆才创造出了流传千古、形象鲜明的诗句。落木这一意象,把树下的那一堆枯枝烂叶升华了一个层次。“叶落枝枯”是什么?是一个壮丽凄美的秋天。而“滚”写出了文章浩浩荡荡的气势。这气势加上落木的冲击,读者即使在炎炎烈日下也会被这一抹秋意撼动。

品读,感受文章灵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一个凄美壮丽的秋天。那文章的灵魂就真的只能定格在这“秋之景”这一层次了吗?当然不是,书中之景不过是其分毫。杜甫在写《登高》时已是晚年,当他看到木叶凋零,大河滚滚而去时,想到自己客居他乡,壮志难酬。那么这秋之景不就是作者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慨叹吗?古人善写诗,更爱用所见之景,抒发人生之感。而读书人不应该停留在文章的字表,应打破时空维度,走进作者内心,领会作者人生之感悟。这样书之魂不就品出来了吗?

品书不必在意其速度和数量。古人虽“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但阅读更是要注重质量。一目十行的读书,虽然读到了文章的内容,但不能体会它的韵味。一篇好的文章就犹如八二年的拉菲,配上火侯极佳,味道也极佳的惠灵顿牛排。如果你像吃五十元套餐那样将其囫囵吞下,那还不如油条加豆浆来得痛快。你只有慢慢地品尝它,从它的色泽、香味,轻吮一小口,从嘴唇到舌尖,再到舌根。浸入你的细胞,让你的每一个味蕾变得躁动。再切一块牛排放入嘴中慢慢咀嚼。品味再品味,像咬碎云朵。这种美与美的碰撞,迸射出一种食物与灵魂完美融合。

品书,咀嚼文章字句,反复品味书中的万物定律,升华你的灵魂。

+阅读全文

上一篇: 阅读的快乐

下一篇: 读书可以明智

相关作文

收藏/分享

分享「品书-最新作文」到: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