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愿乘冷风去

愿乘冷风去

2019-06-05 11:02:06/宋珵
愿乘泠风去最初识得“泠”字,在刘长卿一首《听弹琴》中,“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七弦琴奏出的曲调清幽,细听如同流水泠泠。如同这句诗给我的感受——邢岫烟一般的寂寥苍旷,“泠”字给了我一种疏远隔膜的冷淡意味,虽然在此诗句中的语境解释是“清澈”,却着实给了我一种极冷的感受——“泠”字本就和“冷”字如此相像。常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和“泠”的初见,却使我生出一丝对其冰凉的畏惧——恰巧如《听弹琴》的后二句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一般的清洁,一般的卓尔不群。也许十分有缘,近来读书中竟有频频与其照面。《西厢记》中一句情切的“暖融融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活在《逍遥游》中的,无端飞起的大鹏和同样能御风的“泠然善也”的仙人列子,词中令人叹惋的“翠老红泠”“黍麦凋泠”——和一般的凋零不同,这似乎是林妹妹亲手种下的有魂之花,“质本洁来还洁去”,凋谢在“泠”中,凋得干净,清爽,自在,来去自如,自有其风流态度,当然算是“枝头抱香死”了。再见之时,它不再给我一味的冷淡甚至厌弃,它出现在有红烛暖照的西厢,化作了有情人之泪,它成全了一段浪漫主义的神秘自由的御风幻想,它在文人的笔下变得似乎少了几分书卷气息,更多了世俗的尘世的现世快乐——但依旧如同《听弹琴》一样,总有非凡的风骨,总使人在尘世燥热之中得一清凉药方,得以清醒,远离颠倒梦想,无有恐怖。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清冷气质,然而这种气质的本质不应该是“冷”,而是“清”,不过有时在表现上表现为必然地历史地永恒地孤独,虽然在孤独这一点上孤独之人并不孤独。读傅璇琮的回忆录,频繁提到的一个字就是“冷门”。“青灯摊书”的生活,如同梅下弄箫,雨中看花的心态,一方面是一种超然镇定的视野,另一方面更是“世我两相弃”的寂寞。文化,还有一切丰富的可获得教养的途径,以及精神世界,都应该是清冷的,萧萧的。然而最珍贵的是,“泠”也不尽是孤独冷漠,与“冷”字不同,它给了愿意落笔的人一个休息的机会。它不说“冷”,它说水的清澈,风的清凉,列子的轻妙飘然,却在无端中给人秋日溪水空旷邈远抑或是初春春寒料峭的“寒凉”之感。它轻飘,如若无形之物,似乎是清醒的人对铁屋子里叫不醒的人最温柔的怜悯——而“冷”更接近于对历史书页中仁义背后写满了密密麻麻吃人事实的疯狂呐喊。“泠”字带有对人的敬意和温情。最早的时候,本欲写“明”,论天地万物之中人类思想如日月同天,常新常在,真正落笔之时,一跃而现的“泠”却使我心中得以一“明”,猛然醒悟“明”或许生于“泠”中,又终将归于“泠”——真是善也。“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李白在《登太白峰》中如是发愿。而我乘着泠风,似乎得见烟火人间,洁白温暖得像雪。
+阅读全文

上一篇: 熟悉的陌生人

下一篇: 熟悉的陌生人

相关作文

收藏/分享

分享「愿乘冷风去-最新作文」到: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