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家乡的茶作文

家乡的茶作文

2020-04-27 09:26:55/田荣桦

桃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

茶,是家乡的民俗。

民俗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哪怕是阔别故乡的游子,只要遇到乡人,于前置清茶一盏,用乡音共话桑麻,陌生的会变得熟悉,熟悉的愈发亲密。思绪随杯中茶叶沉沉浮浮,好温馨。

家乡是茶乡。茶,是生活的必需品。提神,消食,解乏。早起一杯茶,饭后一杯茶,劳作时一杯茶,休息时一杯茶。茶,流淌在血液中,滋养着一个个生命。无茶不成礼。茶,是友好,是热情,是尊重。见人一杯茶,来客一杯茶。远行的游子,什么都可以不带,但只要带上家乡的一包茶,即使远在天涯,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家乡的茶里,沉淀着民风,渗透着文化,氤氲着缕缕乡思。

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一说。当时的茶叶便已做药用。

在我的家乡,饮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好客的土家人曾说:“有朋自远方来,烤茶而待之。”以一杯茶的温度,温暖跋山涉水而来的人,是土家人宁静而拙朴的生活态度。而说到烤茶,则是发源于盛唐时期,古人将制好的茶饼直接放在炭火上。待卷曲的茶饼伸展开,最后用近火炙烤得出成品,存储。家乡的烤茶方法也别无二致。取出一小撮烤好的茶,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浸,瞬间便茶香四溢。轻尝一口,余味无穷,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既解渴又醒神,妙不可言。

历史的茶,拥有刘禹锡笔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洞庭山水绿,更拥有“甜于泉水茶须信”的那丝甘甜清冽。家乡的茶,则蕴含着独属于家乡的民俗魅力,更是包罗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茶文化、茶文明。

外公外婆有很大一片茶林。三月春来,新芽初冒,远远望去,茶林仿佛有了层次,有了生命,在风中律动着,似是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那“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浅笑,勾起多少人浪漫的情思。

说来惭愧,我是采茶“小白”中的“小白”,简单说来就是半点不会采茶,更别说什么采茶的技巧了,所以我一般都是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后,乱摘一气。

采茶一定要选最尖端的嫩叶,老了做出来的茶就差点新鲜的口感。外公外婆摘的茶叶大多出卖,少部分留着自用。选择嫩嫩的鲜叶,一粒粒采下来,常常能卖个好价钱。

春意浓,微风起,经过一个寒冬的酝酿,茶叶已经迫不及待地往外冒了,这正合人们的心意。

我们家的采茶手法以掐采为主。掐采又称为折采,凡是茶叶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采茶是有技巧的,动作要敏捷,力道要适中。我们家的人都算得上采茶的好手,大半天的时间便采了一大堆茶叶。你看,一双双灵巧的手像彩蝶一样在茶树上翻飞,一粒粒芽尖便轻轻地飘进竹篮中。欢声笑语,在茶山里飘荡。那好像不是在劳动,而是在进行一场采摘的表演秀。

采茶,付出的是劳动,收获的是希望,是喜悦。难怪呢,一座座茶山,就是老家人一个个小小的银行。

相对于采茶,泡茶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该有的规矩还是一样不能落下。

我最初开始泡茶时,只知道将茶叶往杯中一扔,倒上些开水完事。但在我小学时,被班主任叫去泡茶,如法炮制地做完所有工序,班主任便带着几分揶揄——“你这茶,泡的没一丝一毫技术含量可言呀!”我脸上突然便飞上一抹红霞。班主任看着我,笑着说:“喝茶是我们家乡的一种民俗,不会泡茶怎么行,来,我教你!”她领着我,拿上杯子,先倒一口热水,将杯子洗干净,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茶叶也需要先淘洗一遍,一是怕茶叶上落有灰尘,二是可以让茶更入味。最后在倒入开水,一杯茶便完美诞生了。从那以后,我泡茶的手艺便得到广泛的称赞。

用烧沸的山泉水,当着客人的面泡茶,不能太浅,不能太满,双手敬上,诚心诚意,这才是待客之道呢。

一茶一世界,一壶一人生。家乡的茶,记录了喝茶的民俗,更陶冶了泡茶的手艺。泡茶,需要不急不躁,需要内心宁静,需要平稳,需要淡泊。而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品茶,不必如喝酒一般一饮而尽方显丈夫本色,也不必像喝牛奶一样浅尝辄止味浓厚鲜香,只用怀一颗平常之心,怀一颗不矜不盈的闲心品尝。茶无咖啡浓烈,无汽水甜腻,无白酒辛辣,只有幽幽的香气和入口微苦的滋味。鹅黄夹着碧绿,淡雅而不失明丽,简单中透着悠远,苦涩中蕴育着香甜……品茶,让人宁静致远,冷静务实,让人心胸宽广,洞古察今。

水,浅了再续;茶,淡了再泡。饮者的心就这样一层又一层地被浸润着。一蓑烟雨,一盏茶思。茶很古典,茶很蕴藉,茶很内敛,茶将水的气质之美发挥到极致。而人生也如杯中沉浮之茶,浮是一种张扬,浮躁;而沉则是谦逊,厚积薄发。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家乡饮茶,体现的是家乡人为人处世朴素的态度,本色本香,先苦后甘。

喝茶,是我家乡的民俗,更是我泱泱华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茶中的民俗,茶中的古典文化,更值得我们用不浮躁的心去细细品味,用一生细细品味。

查看全文

喜迎二十大手抄报模板下载(高清无水印)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