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傅雷家书》有感

2021-08-19 23:32:04/肖童

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不一定要风花雪月,细水长流的亲情最能打动人心(语言简洁却也顾及到了过度和承接下文,点赞)

——题记

第一次捧起你时,新奇、激动,因为你是父母和老师的倾情推荐。可是打开你后才发现,你是如此的平淡,期待出现的波澜丝毫不见踪影,一点儿也不合我的味口,便对你没了一丝好感。

第二次捧起你时,无奈、不屑,因为在父母的逼迫下,不得不再次读起你。可是这一次,身处青春期的我竟然有点看出了自己与母亲的味道。于是,之前对你的成见便没那么深了,甚至有些感同身受。

现在,我第三次捧起你,浮想联翩,因为突然从你身上看到了一种亲情的温暖和一种爱的温度,虽平凡却那么能打动人心。

你,就是《傅雷家书》。

在读你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许多:我看到了那个唠叨,却极其关心孩子的傅雷;我看到了那个虽然已长大,却依然需要父母关心的傅聪;我看到了傅雷虽然白内障了,却坚持给儿子写信;我看到了傅聪忙里偷闲给父亲回信;我更看到了平日生活里与父母的点点琐事。虽然小,却恰好能在我那平静的心湖上泛起一丝涟漪。

看着你,我竟看出了许多自己与母亲的味道。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记得有一次,身处叛逆期的我又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与妈妈争执了起来,原因不过是妈妈太过于唠叨,使我感到有些烦躁。当她在不停地对我发射“唠叨炮弹”的时候,我不耐烦地闭上了眼,恨不得把耳朵也闭上。即使知道妈妈这样是为了我好,可是我的耳边却一刻不停地充斥着她刚刚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母亲对自己的不满。

在忍无可忍之际,我愤然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愤怒之余,不禁打开了摊在桌子上的你,希望能寻找到一些心灵上的慰藉。看着书中傅雷因为不放心一遍又一遍地唠叨、重复关照远在海外的傅聪一些注意事项,看着已是成年人的傅聪遇到问题不停地征求父母的意见。看着这些情节,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待心情平复下来之后,略微地感同身受之余,更多的是惭愧。于是,我也学着你的方法,写了一封给妈妈的信,来表达我内心的歉意和对妈妈的爱。当我拿着这封信,迈着不确定的步伐颤抖着打开门时,正好看见妈妈也迈着同样的步伐拿着一张纸向我的房间走来,不觉地会心一笑,然后抱在了一起。“妈妈,我爱你。”我轻声道。

看着你,我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家庭,或许孩子还未满月,或许孩子已经成年。可是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是那个还没有长大,还不懂事,还没有什么能力的小小孩。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样“傅雷式”的家庭,父母总是不停地关心孩子,不停地唠叨。可是孩子们却总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非常独立了,于是对父母的唠叨爱答不理,只有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猛然想起父母的建议。那些自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了的、有能力的了孩子们殊不知自己是父母心中那个永远放不下心的小宝宝。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很叛逆。有一天,没有事先告诉父母就自己去网吧玩了一个通宵。当他第二天回家看到找寻了一晚上的父母憔悴不堪的样子时,心中也有那么一丝惭愧,却依然极力辩解着自己已经满了十八周岁,有权利自己安排自己的富余时间了。于是,父母烧了一条孩子最爱吃的红烧鳜鱼,说如果孩子能一个人吃完一整条鱼,就承认他已经独立了。他的父母自然和许多父母一样,总是借口自己爱吃鱼头、鱼尾巴,把肥美的鱼肉留给孩子吃。当男孩看到鱼头和鱼尾无从下口的时候,他流着泪对爸妈说“我错了。”那位男孩的父母也是一样,无论孩子多大,始终把做最好的留给孩子,始终无比关心孩子,始终无比地爱孩子。

走的路越多,就越怀念家;听过的话越多,就越怀念父母的唠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感谢你让我明白了那么多的道理。

感谢你,傅雷家书。(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查看全文

作文点评

本文感情真挚,作文于一些小细节处透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整体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在平平淡淡的叙述中浓缩着深厚的情感。作文语言优美,开头故意设置悬念,抓住读者的眼球,排比手法的运用给作文增添了很多气势,是一个非常棒的开头。作文中叙述的故事和亲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写照,选取的材料和作文的主题相互照应,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引起读者的思考,具有非常强的共鸣性,是一篇很棒的作文,继续加油!

上一篇: 神奇的小乌龟“Lucky”

下一篇: 中秋之夜

相关作文

热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