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卢沟桥,让我心生敬意

卢沟桥,让我心生敬意

2021-09-10 13:13:23/万伟杰

百年黑夜见微光,石狮今又吼;卢沟晓月起新篇,古渡警千秋。

当卢沟桥承载了历史,它便有了魂。

初见卢沟桥时,我就被一字排开的百头雄狮震惊。圆静的瞳仁,清晰可见的肌肉纹理,无一重复的神态动作和凉爽光滑的舒适触感,无一不在昭示着这座桥,洁白的桥,宏伟的桥,是冠绝古今的集大成之作。熊熊烈火的粹炼,锋利刻刀打磨与将近千年的风雨,它自此诞生……但我总感觉遗漏了什么。自我接近,我就觉得它与我见过的其他桥不一样----不是它的宏伟壮观,也不是的历史悠久。我觉得它是有魂的,我渴望与沟通。

再见卢沟桥时,我已知晓了它的故事,我已知晓了那洁白无瑕的桥砖后所深藏的屈辱与振兴,自它于明初建成,它就背负了太多。作为北京通往外界的要道,它每天为无数或贫穷或富庶的人家提供便利,它也看着明王朝在一次次彷徨中土崩瓦解,被闯王的铁骑攻破,而后又被草原上的满人夺权。

但这又与我何干?可能曾经这样想着,毕竟他们都是华夏子孙。

可它注定是不平凡的,从1937年7月7日开始。看着桥面上坑坑洼洼的痕迹,我可以想象,对岸白底红日的日军红旗帜耀武扬威,日军士兵手上的枪早已上膛,他们潜伏在地上,身旁的钢炮随时准备……他们可能以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胜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强大武器,军官的指挥能力与无药可救的所谓中国人的愚昧,都将使他们一往无前。可是他们错了!从第一声枪声划过天际,第一颗子弹弹射而出,他们的行为注定是失败的。卢沟桥岂是这么容易越过的?

我听见了卢沟桥对我的诉说。跨过近百年,置身当年血肉横飞的战场,我听见了子弹穿过去血肉的声音,听见了炮弹炸碎砖石土块的声音,听见了战旗被弹片撕碎的声音,听见了日军惊惶失措的求援,听见了成百上千个如佟麟阁、赵登禹这样民族英雄不屈的呐喊…可惜还是败了,几百只石狮的怒喝,并没有吓退日本人,我感觉到了卢沟桥在日本人踏着它,踏着中华儿女的尸骨进犯中原时深深的屈辱,我飞也似的逃走了。

最后一次见卢沟桥,我本不想来这个让我身临其境感受中华屈辱的地方,可是它就像一个心意相通的好友,我不忍心不来与它告别。湖水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把卢沟桥照得好似仙境一般。我感受到卢沟桥的快乐。是的,快乐!我心中的阴霾似乎被阳光驱散,对啊!中华儿女的确输在了卢沟桥事变,但我们不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者吗?这场战争中国被打败了,但中国也被打醒了,它如同那百只雄狮一样,吼出了振聋发聩的宣告:犯我中华者,虽强必诛!

我感觉不到卢沟桥了,一切恍如隔世,眼前还是闪着光的白石与巧夺天工的大作,还是那个似乎平淡无奇,无魂无魄的卢沟桥。我不会再来了:它的魂已经与我融为一体,我的心中深深的烙印下它的样子——一座承载着中华耻辱与复兴的卢沟桥!

无言而立,我看见百只雄狮在初升的阳光下高昂着头,直视前途的光明。鞠躬,起身,一腔敬意自心中升腾而起。

作文点评

首先,开头的“百年黑夜见微光,石狮今又吼;卢沟晓月起新篇,古渡警千秋”预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看来文章的结构较为严谨,首尾呼应。在作者旅途中对卢沟桥看法的变化也非常鲜明,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逐渐产生对这座桥的敬畏之情。 但是在文章中,语句表达比较繁琐,相同语义的句子较多,有种刻意的感觉;标点符号的运用还需要再练习。全文出错最多的 地方主要在“它“和”他”的使用混乱。人称一定要前后一致。 情感部分处理得较好,有上升到一定高度。

上一篇: 我和书的故事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