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水之情

水之情

2021-11-03 20:01:41/张馨方

我本不喜欢天,只因出门大家都撑着把雨伞。这样一来可真成了抬头不见低头见,倒有几分孑孓而行之感。奈何雨势不小,只好撑把墨竹伞,看雨在石板上舞姿翩翩,空气中,水气带着泥土味抚过每个人的脸颊。向那青石望去,可还有人用淡淡一笔,写尽苏城的记忆,再将其匿于烟雨中。本是因为闲乏想出来散散步,不想蓦然回首,却收获了一份雅致——一片亭亭玉莲。

首位入人眼帘的是碧玉般的荷叶,似舞女的罗裙般柔美。欺雪的莲儿们傲立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上,袅娜地开着的。有个别还是像小姑娘一样羞答答的闭合着,它们如粒粒明珠,却能送来缕缕清香,仿佛某座高楼飘出的缥缈瑶曲。莲花真像被岁月遗忘的佳人,纵使沧海已成桑田,她亦“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

一些采莲者划着乌篷船,有位老叟吟道:“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众人也吟起了咏莲的诗。就在此时,一个稚气未脱的声音道:“可若是没有清澈的水,何来莲?若无莲,何来采莲?”

众人沉默了,我亦不例外。是啊,虽说是莲花,可别处的莲花可有生得如江南一般充满生机的?必然没有。为何?只因江南那盈盈春水,只因那细细春雨,只因那江南少女的渔歌。莲花从莲子起,便有了春水的无私哺育,因那春水的柔和,她不愿生得艳如骄阳;因那春水的柔韧,她不愿生得弱如凡花;因那春水的无垢,她不愿生得满身淤泥,哪怕一点都不。

莲花不正如江南人一般吗?虽柔而不失刚,虽凡而不失杰,虽敛而不失华。我说,我们就如那莲花一般,因为江南之水的哺育而从出生便有了脱俗廉洁出尘的性子。虽然如今江南水已无人去喝了,但是江南水的恩、江南水的情、江南水的不二品格,却是无人可忘的。

在莲花喝饱了甘美的春水后,江南水便决定了不再独宠那亭亭的莲花,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其他植物若是没有了水的滋润,那么她们又该何去何从?春水不仅是生莲养莲的和蔼母亲,还是愿为万物失去姿容的大慈悲者。她对伤过她,爱过她的人一视同仁,不正迎应了孔子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吗?她把生的机会慷慨赠给所有人,而自己却换来在温暖阳光下的无影无踪。而江南之人何尝不是一样?我们随风潜入夜而润物细无声,我们不需要昂贵的谢礼,不需要必将回报的誓言,我们只要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不正如付出一切只为让万物之灵绽放最美的模样的水吗?

当我思绪万千时,一滴细雨飘上了我的唇,飘进了我的心。我抬眼,一片氤氲中藏着水雾,悄悄洗尽每个人心中的尘埃。现在看来,雨天也不怎么差了。

作文点评

这篇咏物抒怀的文章,以江南水(其实是江南春雨)来赞美江南人。文章读来有点奇特,奇在所写的景致,大多并非是当下亲眼所见,而是综合了阅读积累和平日对景物印象的一种再创造。“撑把墨竹伞看雨”,明显是将日常生活理想化了。二三自然段写莲,也明显脱不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意境。但妙就妙在这些描写、引用,都是为了烘托江南水的价值——因那春水的柔和,她不愿生得艳如骄阳;因那春水的柔韧,她不愿生得弱如凡花;因那春水的无垢,她不愿生得满身淤泥,哪怕一点都不。这句话极美,美在整齐的句式,美在对莲的特质的全面解读,更美在对江南春水充分而准确的诠释。 全文结构圆整,开头欲扬先抑,写自己不喜欢雨天,主体部分歌颂江南春雨滋润万物、不求回报的特点,结尾于写景中表现自己觉得“雨天也不怎么差了”,感情的变比使得文章读来摇曳生姿。 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是全文读来让我感觉笔力最弱的部分,弱在:上文歌颂了江南春雨滋润莲花的特点,这里试图将滋润的范围扩大,同时歌颂江南水的宽容、牺牲精神,最后以江南水喻江南人。这样的思路是不错,然而,“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在江南水身上如何体现?“我们随风潜入夜而润物细无声,我们不需要昂贵的谢礼,不需要必将回报的誓言,我们只要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些在江南人身上又如何体现?标签式的结论,不免显得空泛了。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