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母校(临西二中)与我的作家梦

母校(临西二中)与我的作家梦

2021-05-05 08:30:06/田树德
2000年阳春三月,湖南岳阳市举办“洞庭湖笔会”,邀请我到会谈创造经验。在与文学爱好者座谈时,有人问我:“你的作家梦是什么时候萌发的?”我告诉他们,我的作家梦,是在母校——河北省临西县第二中学读书时逐渐萌发的。

1956年,我从本村小学考入临西二中。当时的二中,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不仅精心严格选调语文老师任教,并把搞好语文教学作为创名牌学校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且特别强调学生要学好语文课,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全校的写作水平,学校经常举行作为比赛,采取多种形式表扬写作积极认真的同学。在这种情况下,我写了许多较好的作文。因此,多次受到语文老师黄海江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

时到1958年,学校大搞“勤工俭学”活动,为了大力宣扬这个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学校教导处从各班挑选出5个写作文比较好的同学组织报道组,我是其中的成员之一。这个报道组,采取“三定”的办法,即定题目、定写稿人、定交稿时间。写出稿子后,先在校内广播,然后从众挑选一些寄给《临清市报》《大众日报》等报刊。

开始,我对寄报刊稿件很有信心,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当寄出10多篇稿件都石沉大海,没有一篇被采纳后便心灰意冷,就不想再写了,并且向教导处提出退出报道组的要求。

校长张耀堂得知这个情况,便多次给我们做思想工作,一再为我鼓劲,还亲自为我们出写作题目。有一天,他对我说:“我们学校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在校内大搞科技小组活动,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受到副省长于修和省教育厅厅长李生芸的表扬。你写一篇反映我校开展科技活动的稿子,说不定有刊登的希望。”他这样讲了以后,我就在星期六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去找负责全校科技活动的何淑媛老师,请她给我介绍有关的情况。第二天星期天,我没有回家,上午独自坐在教室里写出初稿,下午修改后送给了张校长。

说实话,我对这篇稿子同样没有抱刊登的希望,只不过是奉命去写罢了。然而没有想到,试过不久,张校长告诉我,这篇稿子已在《山东教育》杂志上发表。而我根本不相信,心想:哪有这样的好事?肯定是张校长把别人的文章误认为是我的了。

又过来几天,学校收到杂志。在这期《山东教育》上,我写的那篇稿子,真的登在其中。这篇稿子2000多字,是一篇小稿,在杂志上发表,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张校长考虑到,本年是“大跃进”之年,蛮干现象严重,普遍不讲科学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写积极开展科技小组活动,引导同学们学科学,是难能可贵的。而发表这篇文章,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虽然是篇小文章,但具有重要意义。张校长还考虑到,我是初中二年级学生,年龄16岁,能在《山东教育》这个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既体现了我校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本校重视素质教育的一个成果。这篇文章,还是我校于1951年建校后,学生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因此,他认为,很值得大力宣扬。

基于以上考虑,张校长对我发表文章这件事,不仅在本校各种会议上大讲特讲,而且在省、地、县领导来校视察工作时,都作为学校的回报成绩。为了进一步宣扬这件事,他让学校总务处高主任找木工做了一个玻璃橱窗,放在学校路边显眼处,把刊登这篇文章的杂志放在其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大家阅读。就这样,短短几天时间,全校人人知道这件事,我在校内突然成了“名人”。

成为校内的“名人”,使我深受鼓舞。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发表,影响了我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从那以后,我对文学更有了浓厚的兴趣,更加爱写作,并且暗暗下决心,把当作家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在校5年,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中外名著,为以后从事写作打下了基础。

回顾自己跨入作家行列的经历和取得的成就,无疑与当年母校受到的教育和激励有密切的关系。显然,如果不在母校萌发作家梦,不在母校把当作家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在离校后5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我肯定不会长期坚持致力于写作,也就不可能登上文坛成为一名作家。想到这些,我对母校充满感激之情,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说感谢母校的培养,向张耀堂和老师们表示敬意。

喜迎二十大手抄报模板下载(高清无水印)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