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我的阅读故事

我的阅读故事

2021-10-26 09:27:51/金俊佳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对独到的见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高尔基对读书的理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韩愈对读书的理解;一日无书,百日荒芜,是陈寿对读书的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对读书的理解;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是朱熹对读书的理解。而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丰富积累,是我对读书的理解。

既然每个人对读书都有着不同的理解,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阅读故事吧!

小的时候,因为我接触的书籍比较少,不能完全理解怎样读书,怎样读好书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爷爷奶奶家里做客,吃过午饭,我们都坐在院子里的树下乘凉,聊着聊着就聊起了读书,于是爷爷便兴致勃勃跑去书房里,不一会儿他又匆匆走了出来,将手背在身后,我疑惑不解地问爷爷:“爷爷,那是什么呀?爷爷摸着我的头,笑眯眯地说:“你先猜猜看!”“是吃的,喝的,还是玩儿的?”爷爷和蔼地回答我说:"贪玩的小馋猫,这既不是吃的喝的,也不是玩儿的,而是两本书。你看!"说着,爷爷便把书递了给我出来

"爷爷今天把这两本书送给你,希望你能好好阅读它们,到时候我会出几个题目考考你。"我一时兴起,没有想太多,就收下了。

因为觉得新奇,起初几天,我还能逐字逐句地阅读下去,可小孩子的兴趣总是有限的,到后来,我渐渐地感到不耐烦了,于是便囫囵吞枣似的,心不在焉地粗略地看,有时看完一面都不知道它在讲些什么。

不久,我们又一次去探望爷爷奶奶,爷爷见了我便问:“上次我送你的两本书读完了吗?”“读完了!”我亳不犹豫地回答。“那你能跟我说说它主要讲了什么,并告诉了你什么道理吗?”听到这里,我顿时一惊:是啊,我学到什么了呢?怎么回答呀?

爷爷见我十分为难的样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读书呢,首先要完全地静下心来,要能全身心的投入阅读,不轻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这是读书和学习最基本的要求,明白了吗?”“嗯嗯,爷爷,我明白了,我以后读书不会再像这样敷衍了事了!”我认真而又坚定地回答道。

现在我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懵懂的女孩了,我也深入理解到读书和学习真正的含义,而且我还把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作为我读书的座右铭呢!

么,你的阅读故又是什么呢?不妨与我,与大家一同分享吧!

作文点评

开篇小作者直入主题,运用名人名言使论据更为确凿充分,也使语言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使文章中心更为突出,很好。 正如小作者所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对书籍独到的见解。”那么小作者对书籍的见解又是什么呢?应该是小作者自己所提到的:“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丰富积累”,那么这篇文章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展开陈述,你的阅读故事也应该紧紧围绕这几点来展开。然而从你下文中的小故事来看,小作者最终想要表达的却是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正是因为我看书没有做到这几点,爷爷才会告诫我:要完全地静下心来,要能全身心的投入阅读,不要轻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 写到这里,再回过头来看看小作者的开篇,一连串的排比和引用,和这故事的中心,和我对读书的理解,真的是保持了一致么?所以,如果纵观整篇文章,尽管开篇辞藻再华丽、论证再充分,若不能为文章中心所用,那么即使舍去也毫不可惜。舍去了这头,再看这内容,倒是一篇很有意义的阅读小故事。 这个小故事从一句“不能完全理解到怎样读书,怎样读好书”开始,那么小故事应该也更多地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才能读好书。尽管在这一点上小作者仍有些偏颇,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小作者的文风,三言两语将爷爷和蔼可亲的模样跃然纸上,让人似乎也看到了爷爷摸着你的头笑眯眯的样子,好生温暖。但是在这个部分,小作者将重点落在了与爷爷的对话之上,尤其是爷爷拿书给我看那一段,更是费了不少笔墨,可是,与小作者那句:怎么读好书,却是渐行渐远了。 其实,读到这里我发现小作者很擅长细节描写,十分的细腻和生动且很有画面感,这是值得你保持和发扬的地方,若是换做一篇散文来写,我想定能十分出彩,只是在这篇文章中稍显有些喧宾夺主,你再品品,可好? 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现在的你已不是当年那个懵懂的女孩了,所以,我觉得你一定可以的!

相关作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