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远去的乡村

远去的乡村

2021-12-31 09:48:32/吕镱涛

当诗意的乡村远去,我仿佛听到大地沉重的叹息。 ——题记

走出家门,满眼都是冰冷的水泥路面,泥土养育了我们,可现在却在冰冷的钢筋水泥下残喘。偶有绿化带中一些泥土,却早已失去泥土的模样,丑陋的,干瘪的,枯黄色的脸,在朝我狰狞的笑。

城市的风是燥热的,没有一丝凉意,炎热的天,太阳带着灰纱,仿佛也在哀悼。我带上厚厚的防PM2.5的口罩,疾步前行。沿途大功率的空调机轰轰作响,小河的水被抽干了,说是要清淤,可好多天了,还是一河床的淤泥和腐臭发黑的垃圾,在闷热的天下产生化学反应,散发出阵阵恶臭。我赶忙捏紧鼻子逃离。

城市的草地是彩色的,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套在小草头上,有一两株小草从塑料袋缝隙中探出头来,在灰暗的阳光下灿烂地微笑。我赶紧闭上眼,逃开了……

逃到了老家的乡村。

或许在那里,一切也都还是最初的模样。那错落有致的屋舍,那白色的墙,那黑色的瓦,那大片的农田,那蜿蜒的小路,那穿行在屋舍和农田之间的小河……

或许在那里,站在阡陌纵横的田地间,还能听见鸡犬相闻,还能看见农民往来种作,更有黄发垂髫,嬉戏聊天,怡然自乐。 或许行走在大片盛开的油菜花田中,还能感受傍晚习习的凉风携着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或许脚下的土地也都是黝黑而肥沃的,或许还能拿着相机,捕捉那些蜜蜂采蜜、蜻蜓点水、寒鸦戏水的野趣……

我渴望着家乡能保持这样美好的风貌,渴望乡村依然在自然中美丽着。

可是,家乡悠然诗意的生活已然不再。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水稻田一亩一亩地消失,黑瓦房一排一排被吞噬,野鸭白鹭一群一群地逃离。一根根烟囱拔地参天,一条条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流被染成了黑色……

高楼,林立……

钢筋,遍地……

隔着厚厚的口罩,我呼吸到的空气不再清新……

什么时候才能又见那小桥流水人家……

作文点评

本文是以一篇关注乡村、呼唤自然为题材的佳作。就这个题材本身,文章并不显得特别新鲜。但从构思上说,先写身边的城市环境种种不如意之处,由此逃离城市,去故乡的乡村去寻找自然的和谐,但是结局仍然是失望的。这样写,就情节而言是富有波澜,就情感而言,是更能表现作者内心的愤怒和失望,就主题而言,城市和农村都是这样,让人从何寻找自然、从何亲近美好,这更令人深思。 以上是三个大的方面作者都写得相当出色的,但是今天还想着重评述的是作者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可圈可点。 一是题记,非常非常喜欢的句子,“远去”“叹息”十分形象,乡村远去、大地叹息,这样的画面让人想去看、想去听,更想思考。整个句子非常厚重,意蕴深厚。 二、第一自然段,“泥土养育了我们,可现在却在冰冷的钢筋水泥下残喘”,“养育”一次让读者联想到母亲,以母亲的温暖形象出现的泥土,却在冰冷的钢筋水泥下残喘,“残喘”极有张力,读来让人不寒而栗。绿化中的泥土,“丑陋的,干瘪的,枯黄色的脸,在朝我狰狞的笑”,如果光有“丑陋的,干瘪的,枯黄色”这三个形容词,是为堆砌,可出现在这个比喻句中,而且还是“朝我狰狞的笑”,这个句子读来真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三、第三自然段,“有一两株小草从塑料袋缝隙中探出头来,在灰暗的阳光下灿烂地微笑”,稚嫩的、无辜的小草,虽然被塑料袋和灰暗的阳光包围,却还在“灿烂地微笑”,和季羡林先生“幽径悲剧”里被砍断的古藤上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是相似的意境。 四、第六自然段,写印象中的乡村,用的《桃花源记》的句子,熨帖。 五、第八自然段,“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水稻田一亩一亩地消失,黑瓦房一排一排被吞噬,野鸭白鹭一群一群地逃离”,“一根根烟囱拔地参天,一条条原来清澈见底的河流被染成了黑色”,这样整齐的句式,看着舒心,真是喜欢。而且很有气势地写出现代文明对传统农耕文明的无情摧残。 六、前面是长句,到下面两个自然段,突然出现短句,“高楼,林立……”“ 钢筋,遍地……”,巧妙地把“高楼林立”和“钢筋遍地”两个很普通的词拆开了,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力量,仿佛是无力的喘息,有好像是深渊中传来的呐喊。 很久没有读到语言这样圆熟的文章了,考虑到作者只是初三的学生,所以语言一项给了满分。 多余的话,关于城市和乡村的主题,目前贬低城市、拔高乡村已经成了一种新的套路了。我觉得需要警惕为了作文有个好主题而过分强调乡村之美的倾向。我个人觉得城市也很美,乡村也有丑,美丑都要真实展现。

上一篇: 有意义的旅行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