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儿时的秋千

儿时的秋千

作者:高谦

快乐的童年如同雨后的彩虹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曾经的往事犹如一颗颗星辰,在心海中不断闪烁。每每想起儿时荡秋千的情景,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时隐时现终生难忘……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印象中受落后生产力的影响,儿时的物质文化生活异常匮乏。荡秋千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是那时最常玩的游戏之一,它陪伴我度过童年中最美好时光。在我记事起,每每月朗星稀的夜晚,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由她轻轻拍打着我的身子,一口一个“星儿、星儿……”地叫着我的乳名,一遍又一遍给我讲“秋千”的来历,让我记忆犹新……娘告诉我,“秋千”的古字写法,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有“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不断迁移。秋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过程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灵活地上树或跨越沟涧,从而解决了生存和吃饭问题,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秋千”开始称之为“千秋”,据说是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简单的绳子,人们双手抓绳而荡。后来,春秋霸主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得是“千秋万寿”之意,后来为避忌讳,于是人们将“千秋”两字倒写,改为了“秋千”了。发展到唐宋之后,作为一项运动“秋千”在全国开始普及……娘的介绍絮絮叨叨啰哩啰嗦,我却听得津津有味回味悠长,从而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明白了更多的事理……

说起我儿时的秋千,制作非常简单,简单到只有两根绳子,外加一块木板而已。绳子是母亲用粗麻绳搓成的,在农家小院的老槐树粗枝桠上甩下来,绑上一块木板就算完成了。清闲时节,童年的我像跟腚狗一样,尾随在姐姐身后,为了能够荡秋千,费尽口舌千请求万告饶,直至让她们答应为止。在两人的帮助下,我欢快地站在秋千的木板上,她们一边一个站在了槐树旁,由轻到重均匀地晃动着绳子,我麻利地抓住绳索,如同一只放飞的蝴蝶,瞬间便轻松自如地腾空而起,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上下翻飞,左右摆动,犹如展翅飞翔,激动地心情随着绳索的晃动从而不断蔓延,在农家小院里时时荡起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或许在那个时候,我便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因为童年的我是乐天的,童年的心情是愉悦的,它没有“痛苦”和“枯燥”二字。有时候,为了寻求刺激,我会找来几个小伙伴,开展荡秋千比赛。规则当然是看谁荡得高,看谁荡得远而已……刚子、铁蛋、大明、阿宝接到通知后,自告奋勇前来挑战,于是我的家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正常情况下,我们两人一组,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比赛,你方表演完毕,我便接着登场,大家作为裁判围成一圈,指手画脚相互评点……我们比得兴致勃勃,大家紧张严肃活泼匆忙,一场比赛下来便开始大汗淋漓。有时候因为判定和意见不统一的缘故,几个小朋友也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直至在大人的调和中,最终冰释前嫌……只不过亏了家中的麻绳,需要不长时间就要更换一次,为这那棵老槐树也被磨得锃光瓦亮了......

在我们那里,每年的元宵节前后,正是人们荡秋千的高峰期。在计划经济时期,春节期间正是农闲季节,农家人的剩余时间比较多,生活水平同往常相比相对改善一些,人们便有了更多的精力从事这项运动。记忆中,一过正月初十,大人们就在村中央的开阔处搭起了高高的秋千架,村里的大人小孩纷纷围观,青年人更是跃跃欲试准备一试身手!这个时候,我与姐姐因为年龄、身高、水平的缘故,在每天的吵吵闹闹中,也只有围观的分了。此刻,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一名身穿红衣服的青年人突然出现在人群中央,他对大家一抱双拳,高声说道:“看我的。”便上场了。只见他胸有成竹气运丹田,从从容容地便站在了秋千上面,接着借着惯性,用力一蹲,如同展翅高飞的燕子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舞的姿势轻盈飘逸洒脱......一下一下时时碰着在高空彩带上悬挂的那串金黄色的铜铃,发出阵阵响声……迎来了人们雷鸣般的喝彩和纷纷“叫好”的掌声……在我们那里,荡秋千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等。听母亲介绍,我们村里刘刚、程海、大兵都是荡秋千的高手,每年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为此这三人成了我儿时效仿的榜样。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人们的追求出现多元化走势。当我升入初中以后,在农村荡秋千的人员逐渐减少了。1989年我参加工作以后,再回到农村,几乎找不到荡秋千的人员了。现在每每回想起儿时坐在秋千上在空中飞舞的瞬间,那些温情的、琐碎的欢声笑语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温馨依旧浪漫依然……这些美好的画面只能在回忆中寻找罢了。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心中话儿对党说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儿时的秋千-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