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遇见,一段流年

遇见,一段流年

我遇见她的时候,她已经很老很老,老得几乎不成样子。她说,她等得太久,她累了。———题记“五·一”小长假,我带着妻儿到离别多年的乡下老家玩。
到了小镇,走在古老的巷弄里,黄昏的阳光从头顶木质屋檐交错的缝隙中散落下来成为支离满地的斑驳。温馨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让我觉得有些恍如隔世。
我的手安静地从灰白的墙上划过。
然后,听到它们沉重而浑浊的呼吸。这些墙,一言不发地站在时光的记忆里很多很多年,它们看着每一个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的周而复始,于是,轻易地把细碎和纷繁站成了隽永。
岁月毫不留情地苍老了这些沉默的青砖,我看到它们身上细小却密集的裂纹,剥落了同样灰白的尘埃。一同剥落的,还有小镇昔日的风华。
我一直相信,每一座城镇都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荣光。历史总是会在最适合的时间,最适合的空间,上演最贴切的故事。曾经的小镇,或许,车水马龙,又抑或灯影桨声,却终究只和曾经有关了。古往今来的人们用逐渐改变的观念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竖起了一睹看不见的高墙。
于是,光阴有了断裂的缺口,一端是与先人的生活血肉不分的小镇,而另一端,则是我们眼中残留摇曳的故园。
江浙一带的小镇和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终年不竭的河流婉转于每一处有人家和没有人家的土地上,在阳光下盛开巨大的繁华。
江南的水,透明,温婉,如同女子细腻的唱词一般令人心醉。
一直都说是江南的水孕育了江南秀气灵动的人们。而浙闽文化,也正是得益于江南的水,才有了区别于其它地区的深厚底蕴。
没有文化积淀的地方是可怕的。一个城镇,倘若抹去了精神层面上的支撑,建筑业就失去了最后存在的价值。
当我们用高大漂亮的楼房和灯红酒绿的夜晚,重新覆盖记忆中的昔日岁月时,我们便也迷失了抵达归途的方向,错综复杂的高楼大厦包裹在厚厚的喧嚣中,注定让心跳乱了分寸。沉迷于世间的繁华,遗落了目标。
走着,我驻足在了一座石拱桥前。
烟雨江南的氤氲里,始终凸显着桥温柔的影子,默默注视着世间的热闹。而那些巨大的青石板上所遗落的,是数不尽归人过客的行色匆匆。
我细细打量眼前这座略微有些高大的石桥。坚硬的山石裸露在粗糙的桥面上泛着微微的青,整个桥面已然有些残破,却依旧固执地横跨在小河上,而这固执里透出来的,是区别于不可一世的傲气和隐忍。
我站在桥头。河面上的风以一种不变的姿态从北面呼啸而下。微凉的风拂乱了我的头发。
等我走下桥时,太阳已经消失在西边的老木屋之后了。暮色下的小镇在袅袅飘散的炊烟中透露出世俗湿润甜腻的气息,混合着巷弄两边木结构的老房子所特有的馨香,让流浪的人们产生了家的错觉。
沿街排列的木屋一直延伸到小巷深处。
细腻却豪无规则的纹理在岁月的印痕里纤尘不染,朴实淡定地坚守着古老的美。
我喜欢木屋,因为它们平易近人。木屋不同于砖瓦拼接的高墙深院会让人产生窒息的压抑,木质结构光滑厚实的触感,如同家人一样充满温馨而令人依赖。它们不庞大,不繁复,只是用简单却明快的线条勾勒出一方温暖,浓烈悠长。
泛黄的屋檐下,一个满头华发的老人坐在门旁,木质的门板斜斜地躺在一边。旁边煤炉上的水似乎已经烧开了,茶壶盖突突顶起,水汽氤氲。看着老人走向茶壶的背影,让我忘记了人世间的纷繁与嘈杂。
我注意到屋檐下用檐色油漆写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大字,落款时间是七二年。
或许,在那个迷乱的年代,与世无争的小镇也没能幸免于难。可是这些朴实的人们又明白什么阶级斗争呢,他们只是想安静地,平淡地,在小镇上过完平凡的人生,仅此而已。
我突然觉得小镇如同迟暮的老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终于无力再走下去了。
她老了,太老太老,老得几乎不成样子。
她只能守在属于她的土地上,一遍一遍地回忆,她的青春,她的繁华她的过往,一直一直,永不停歇。
清晨,鸟雀的言语将我唤醒。一样的青山,一样的绿水,一样的人家。我似乎又回到年前的那一天。抬头望向远方的天,忽然明白,这便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所寻觅的地方,有着最简单的幸福。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遇见,一段流年-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