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临西二中我的母校

临西二中我的母校

2021-04-05 21:14:19/甄凤银
我与临西二中结缘是在1973年的春天。

那时的临西二中叫临西中学。春节刚刚过完,正月十八我入学啦,正式成为临西中学一名学生。提起这次入学,不得不说入学的过程,走进临西中学是多么不易。我们是经历“文革”后觉醒时期,终断考试七八年后,通过考试招录的第一批临西中学的高一新生。在这之前的几届高中生,都是学校与大队推荐,才有资格进入临西中学学习。如果不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我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升学机会。原因是我大哥高小毕业后,跟随上级参与成立初级社,高级社。1955年就被马店乡政府选择为乡政府会计。后来撤乡成立人民公社,改任窦庄村大队会计。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打压夺权。父亲还因哥哥的“职位”受迫害1971年丟了性命。我是姊妹五个中最小的一个。大哥大姐都比我大23/25多岁,侄女,外甥女都比我大两三岁。生活中没了父亲,母亲常年病魔缠身,生活难以为继,还要靠两个出嫁的姐姐轮流照顾。两个哥哥都生活在农村,吃饭都成问题。他俩有子女要养活也自顾不暇,没有精力财力给予我过多帮助。哥哥嫂子能够供我读完初中已经尽心尽力。由于哥哥在村里失去了话语权,我上高中只能望洋兴叹。幸运的是1973年临西中学春季招生实行考试择优录取。我很争气,没有辜负哥哥嫂嫂的付出,抓住了这次升学的机会。因为我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与幼年玩伴邱秀英同学轮换的坐着班里的头把交椅。实行考试我们俩自然而然的都被临西中学录取。那一届高一共招八个班,我被分在高一五班,她被分在高一八班。我们俩共读九年,成了一生的知己。

我们刚刚来到临西中学,就看到一个身影在马不停蹄的忙碌着。一会儿走进食堂,看看师傅给我们做的饭菜,腾的干粮。一会儿走进我们的宿舍,和我们一起拉家常,了解学生住的习不习惯,谁有困难需要帮忙。临走时嘱咐我们把门窗关好,小心着凉。我们星期六下午回家,他总是站在大门口目送着我们,不断的打招呼,嘱咐路上小心,直接回家。星期天下午返校时,他又站在大门口迎接我们。入学时间不长,他能准确的叫我的名字“风银”,我很好奇。后来发现他对每个学生都能叫出名字。当时的临西中学的学生及教职员工一千多人,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在疑惑中萧然起敬。老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学校的一切事物都处理的得心应手井井有条,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个人是谁呀,他就是革委会主任,临西中学党委书记付金楣。对工作,他兢兢业业,细致入微;对学生,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对老师,平易近人,真诚相待。为官,以身作则,一身正气。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特殊的时期,能够保护好老师,保护好学生。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到该学的知识,让老师们尽可能不受外界干扰,心无旁骛的传授知识。这是他的使命,他的工作实属不易。他就是临西中学名副其实的大家长,付金楣。

入学后,我们高一五班数学老师孙志敏任班主任。操着天津临清混合普通话,长着一副威严的脸,好像电影里的福尔摩斯,课堂上谁有点小动作,绝对逃不过他的法眼。他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我们身后,一声“你做么”,足以让我们心惊胆颤。再热闹的场面,顿时鸦雀无声寂静一片。他对我们要求很严,课堂纪律不容侵犯。正因为有他这样严格要求,我们班的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文艺、体育样样领先。就应了三字经里的那句话,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孙老师严谨治学的教学风格,让我们望而生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班里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想到这些好像又回到了课堂上,一个拿着书本,托着下巴,啃食着指甲,冥思苦想的女生。在那个年代,没有高考的压力,学习都不太努力。别人自习课时到处去玩,只有她旁若无人,在那里孜孜不倦的 学习,她就是我们班的学霸张群英同学。77年恢复高考,她脱颖而出一举成名,却应了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就是我们班女生的的骄傲。我们班还有一位男生叫范经信,在1977年恢复高考就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他是我们班男同学的典范,也是临西中学的骄傲。

女生宿舍在一个废弃的教室里,一排排的大通铺,四、五、六班的女生近30个人住在一起。头搭外每人就睡一米宽。刚刚入学不到两个星期,晚上我做了一个梦,睡梦中见到了父亲,忍不住哭了起来,哭醒了。同学们问我怎么回事,越问越怨,结果弄得整个寝室哭声一片。三个班的老师都被惊动。第二天孙老师问了缘由,我给他说,父亲刚刚去世快两周年啦,心里惦念生病的母亲,怕失去她。孙老师特意让支玉梅同学陪我回家看母亲。了解到我的家庭状况,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给我两块钱的助学金,解决了我的生活急需。数学课中有一个合理下料的小单元,小结测试时,实行开圈考试我做的不合理,孙老师旁敲侧击的说,看来你还要去临清大姐家去搬东西才能达到题目要求。通过这次测试,让我知道孙老师看似严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温柔善良慈悲的心,他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果断排除学习障碍,把学生的疾苦装在心里。他是我这辈子碰见的最好的班主任。时隔47年,恩师的教诲常响耳边,威严又让人敬佩,其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

刘炳奎老师教我们物理,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至今记忆犹新。课桌上提前摆放着几根铁钉,一盒火柴,一盏煤油灯。同学们正在窃窃私语,大白天的这个老师难不成还要点灯上课吗?上课铃响了,只见他登上讲台,做了自我介绍,他是教物理的刘老师。然后拿起一根铁钉高高举起,提高了嗓门问我们“这叫什么呀同学们?”被他情绪激昂的声音震慑住了,没有人敢回答。他自己拉着长腔说:“洋……钉”。紧接着他又拿起来一盒火柴,划着一根举在空中问我们:“这叫什么”?有几个同学低声学着老师回答:“洋……火”。他又把煤油灯举在空中点燃,问我们大家“这里面盛的什么呀”?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大声回答:“洋……油”!刘老师用抑扬顿挫的方法,慷慨激昂的把为什么过去叫它们“洋钉”“洋火”“洋油”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通。一堂生动的物理课,带着爱国主义情怀的阶级教育课结束啦。给我们学习物理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激发了学好物理课建设新中国 的斗志,点燃了同学们的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的爱国激情。因此我们班物理课的总成就都是很优秀的。

教我们化学课是孙晓刚老师,地地道道的天津人。操着一口流利的天津话,讲话特别哏儿,脾气很好,“嘛玩”一直挂在嘴边。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天津话,特别好玩!

教我们俄语的是秦山鹰 老师,她是四川人,讲课用四川普通话,儿化音特别浓,像唱歌一样的好听,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的四川话。秦老师调走了,李宏彬老师接替了她的俄语课。我是俄语课代表,俄语中 有一个发音用气声推着舌尖颤动,“R”一直没有学会。作为俄语课代表感到很惭愧。俄语中23个字母,发音及拼写方式与汉语拼音差不多。到现在用俄语只会说“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教我们语文的是张殿诰老师,当年50岁左右,个子不高,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高唐口音,幽默风趣,肢体语言丰富。讲课时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把我们带入文章中的意境中去。讲到动情之处总爱拍一下学生的肩膀,意犹未尽!时不时的溜出个口头禅“什么来”!张老师博学多才,文化底蕴丰厚,有幸成为他的学生,是我一生的荣幸。我们入学后的第一篇作文《来校前夕》。作文中我把收到《临西中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心情,以及全村父老乡亲对我和邱秀英同学的殷切期望跃然纸上!(因为我们两个是村里第一批高中生)。没想到这篇作文在高一八个班里得了满分,成了第一名。我们班其他同学的作文本都发下来了,怎么没有我的呀,正在纳闷。张老师拿着作文,在班里评讲。我一听老师读的内容是我写的,心里很紧张不知是福是祸。后来听到张老师用赞美的语气,我才松了口气。原来被老师当做范文拿去到八个班里讲评。当时真有点小骄傲,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因此我也成了学校写作小组的重要成员。为临西中学结合当年的形势,写板报,广播稿件。这也得意与小学初中时期扎实的基本功,得益于张殿诰老师的悉心栽培。虽然毕业46年,临西中学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是我的最高学历,现在敢于拿起笔来,为母校70华诞撰写此文,这是母校二中给我的底气。

来到二中我就参加了田径队。指导是德高望重的王兴毅老师,他和蔼可亲,就像一位慈祥父亲。微笑总挂在脸上,笑容可掬。对学生真诚相待,即使挨了他的批评,我们也感到那是他暖暖的爱意。因为我从五年级就到姚庄上学,一天要跑三个来回30多华里。入学之前就在临西县级运动会上小有名气。王老师根据我的特长让练习中长跑,400M,800M,1500M。曾在邢台地区运动会夺取过800M第三名。全县运动会上多次赢得冠军。为临西中学赢得荣誉我很自豪。我们高一五班在高一阶段就是体育强班,是临西县的体育名将聚集地,邱晨彪五项全能、三级跳远、跳远无人比拟。兴方然的标枪,铁饼;朱振乾的铅球铁饼;支玉梅的百米短跑、100米跨栏、跳高;张群英的铅球,铁饼;郭振海的800M,1500M都是临西县的最高水平。象征着集体荣誉流动红旗从高一,到高二毕业一直挂在我们班的墙上。最让我难忘的是10000万米越野跑,我超越极限。以超过第二名三四分钟的成绩勇夺冠军。离开二中多年,想起挥洒汗水的操场,看到那曾经的跑道依然特别兴奋。在临西中学田径队练习长跑的经历让我终生受益,毕业后这些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能从容应对,再苦再累也不觉得难。我们班同学参与的文艺节目也是响当当的,徐先成李家秀男女生二重唱,邱晨彪的吹拉弹唱都是全校唯一的唯一,无人能比。张召峰的男高音像极了帕瓦罗蒂。他们的不懈努力年年为我们班挣得优胜红旗?? 。文艺,体育两面红旗从未旁落别家,高一到高二一直挂在我们班里。想到这里,简直兴奋到了极点,那是我们班的荣耀,我深深爱着这个集体。我要大声的喊出:“临西二中我爱你”。在那里度过的每一刻,都是这辈子最快乐的。

1975年元月15日我们毕业啦。回到临西县窦庄村里,那一年我17岁,用不太成熟的身驱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去,每天早出晚归,浇水施肥,田间管理,春播夏收,秋收冬藏,平整土地,挖河修渠!纺花织布,样样拎起。1977恢复高考,我一边劳动,一边复习。考试结果出来没被录取。1978夏季,去高考之前,我在萝卜地里,为胡萝卜??间苗。考试打卡没有回复消息。1979年,又去了考场,凑齐了“三年高考未及第”。究其原因是自己太过自信,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偏激的认为自己学习成绩还不错,三次抱考大专的标准都没有变,不切实际的想法充斥着大脑,害惨了自己。高一时还比较好,高二时换了班主任,从高压下学习的氛围,变成一个可以尽情放纵的氛围。学不学习没人管,自己也没努力。我天天钟情与中长跑,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奉劝教育工作者,切莫随意换掉班主任,对学生的伤害,我深有体会)。

一生没有做出卓越的贡献,也没有显赫的工作,也无愧于临西中学的培养。即便在街道企业,也尽心尽力的展示自己,也要体现出二中学子的风采。作为一名临西中学的学生,我为母校二中而自豪!没有可以炫耀的财富,我有一个在临西二中的跑道上练就的好身体。临西二中是我引以为荣的地方,那情,那景,那房子 ,那跑道,那些熟悉的身影,依然在我的脑海里回放着……!

喜迎二十大手抄报模板下载(高清无水印)

上一篇: 我的高四生涯

下一篇: 读书的故事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