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种玉米

种玉米

有一段时间心里彷徨着,事情固然不想做,书也看不进一个字,忽然就贪恋起以前在农村的时光来。

恰好我家里有块地,父母亲去世后就让一个本家姑姑种着,她家里今年事情多了,就不再种了,总不能让它荒着吧!

这事一个人干不来,于是怂恿妻。妻说这多不现实啊,种地需要照料,收割,我们还要上班,哪里有时间去做这些?

我于是给她讲加拿大和日本的工薪族,很多都是周末回乡下种地,又休闲又务实。终于讲得心动了!

于是趁着雨后,买了种子回家去。路上想买一把头,我家的农具已经散失尽了,真要当回农民,全部需要重新置办。没想到沿途问了好几个商店,都是有头,没有把儿,只好回家借了。

到了地里,先把杂草拔除了些,然后开始刨坑撒种子。表嫂看到了,说:“你们费这个力干啥,去我家把种玉米机拿来。”

机器拿来了,是个类似于小耧的手推机器,根据需要调好子眼,一人拉着,一人推着,没到半个小时就全部播种完了。

我和妻不由得感慨思想的落伍,如今的农民,已逐步迈入机械化了,我们常年不回去种地,还是和从前一样的思维。

从前种玉米的时候,经常是我和母亲两个人去。在春地上种,有雨固然就着老天的墒情,没雨的时候就用小推车推水到地头,母亲在前面用头刨坑,我用一个破碗从水桶里舀水到坑里,等水渗得差不多了,就每个坑里撒两三粒种子,为的是保证出苗率。如果种下后天还是不下雨,这种方法栽种的出苗率就会比较低,还需要补栽。如果天遂人意,出苗出得很齐,还需要去间苗。人与天,在种庄稼上,践行着朴素的辩证法。

麦地里种玉米不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在麦收前的一段时间,戴一顶草帽,肩上挎个小包,里面装了玉米种子,用点播器在麦地行间播种。点播器前面是个小尖铲子,连着一根中通的管子,根部有一个脚踏的地方,便于用脚踩把铲子插进土里,玉米种子从管子里就被播种到土壤里。这种点播器类似于春秋战国时的兵器,因此经常被小孩子拿来打仗。到麦地里种玉米通常会有一点小奖励,就是快熟的麦穗,拿回家到火上一燎,用手一搓,味道太香了,这种吃法是我的祖父教会我的。

种庄稼有个特点,就是播种虽然一般都是抢时令,看似累,其实就赶那么几天。收,才是真正累人的活儿,麦子不必说了,收割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全靠手镰。玉米要先砍倒,再把玉米穗子掰下来,放到车篓子里,用小推车推回家,撕去外面的缨子,晒干后用手剥,或者用棍子捶,打成玉米粒,再晒一些日子才能装缸。刚开始还要把玉米秆也推回去,用铡刀铡成十公分左右,沤成粪,再上到地里。祖父去世后,化肥开始普及,这种活儿逐渐绝迹。

这些活儿我们这些小孩子一般插不上手,掰玉米掰几个手疼了,就扔下,去玉米秆里找甜的吃,捉在玉米地里来回蹦的蚂蚱,用狗尾巴草串成一串,大油蚂蚱放在火上烧了吃,小个头的一律喂鸡。撕玉米缨子也没有耐心,经常是撕几个就开始数墙上的壁虎,或者是偶尔在玉米堆里发现一个蛐蛐儿,赶快捉到小药瓶子里。顶多也就是晒玉米的时候,负责每天用脚趟几次,以便其干得快些。或者是看着别让麻雀喜鹊把玉米糟蹋完了,有时候就会用筐子支个陷阱,期待哪只愚蠢的麻雀恰好走到里面,被我们扣住。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印象中也就一两次而已。

有一年收玉米从地里回来,祖父用一块桐木给我雕红缨枪,在村里做赤脚医生的干娘来了,她在地头捡到一只小野兔,看样子还没有满月。叮嘱我野兔气性大,最好找个养兔子的,看有没有和它一般大正在吃奶的,养大了再领回来。

一个堂哥家正好有一窝兔子,和这只差不多大,于是抱到他家,怕其他兔子欺生,专门用那窝兔子的屎尿在小野兔身上涂了。谁料第二天再去看时,堂哥告诉我小野兔已经死掉了!

野生的东西,怎么能关到笼子养呢!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菁菁校园

下一篇: 娘心中的善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种玉米-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