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文章应为真情作——银河湾著《南湾乡愁》序

文章应为真情作——银河湾著《南湾乡愁》序

读这本书稿,开始时精力不够集中,好比到野外游走散心,觉得山石草木,无非大同小异,可是走着走着,心被触动,眼睛放亮,精神和意识渐渐抽紧。作者一会儿让你停步,一会儿让你走动,有的地方把人提起,有的地方又把人放下,沿着文字筑成的小径,不由自主地就让你走进了一个似曾相识却又独特奇丽的花园中。表面上看,这花园里生长的确实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植物,因为作者所写的对象无非就是童年记忆、工作经历、人性思考、人与人交往等等,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株质朴的树,所与众不同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些树每一株的根都扎在作者的心上,从地下萌发、伸根、扩须到地上的抽枝绽叶、开花结果,整个过程所吸收的,全部都是作者从生命深处渗透出来的心血。没有虚笔,没有妄言,不是初学写作的人为写而写,不是成功人士的官样文章,更不是某些官场中人的隔靴搔痒,矫揉造作。真感情是文章的气血和灵魂,文字再多,词藻再美,无感情则为一堆死物。感情至,文字便有了统帅,文章便有了力量,尽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精神的疆场上去俘获读者的心灵。
作者写奶奶失去独生儿子后的悲伤,有这样的句子:“爹是奶奶的心肝,没有爹,奶奶就没了心肝。奶奶总是背着我们偷偷地哭,一看我们来了,又悄悄地继续干活儿,有时奶奶实在忍不住了,就放声哭,哭得几乎断了气。安慰是没有用的,痛得自愈、痛得自己调节,深痛不会抹平。”作者写骨肉亲情是这样,写因工作职务下乡“走亲戚”时,也掩饰不住真情的流露,看到房东老农掀衣柜的动作,写“我老家也有这样的衣柜,我知道这些老衣柜对一个家庭的分量,它里边装着付出与收获、辛酸与幸福。”在农家住宿,写早晨醒来听到院内鸡鸣及各种鸟叫声之后,作者特别写道:“院子里房东的脚步声,那么有力,走来走去,像鼓点敲击我的心,同时听到刀板上切菜的声音。”到一个山村检查工作,一进会场,“大家都鼓掌表示欢迎,还没给村里办什么事就鼓掌,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写农民牛英婶子烧火做饭的情景:“柴火噼里啪啦像放鞭炮,火苗跳跃撩拨着她的洗脸门(额头),伴随着婶子咯咯的笑声,她娴熟地烙饼动作,像歌像舞,很是欢快。”写带着理发员去给五保户老李理发,“老李,头发长了,胡子长了,就连鼻孔里的几根白毛,也弯曲地探出鼻孔,好像在期盼剪刀。”有一篇文章叫《醒来吧,长江》,尤其值得一提,这是一个悲伤而优美的故事。一个名叫长江的农家青年,因为自己暗恋的姑娘,不经意说了句伤人的话,就卧床不起,抱头睡觉十余年。作者知道后带着医生去床前千呼万唤,终于使他重见天日。故事感人的地方在于,很多年后作者仍挂念这位青年,一打听,原来这人没坚持住,当初到工厂上了几个月班,因受不了女工们的白眼又回到了家中黑屋。于是,作者又开始了新的救助行动……作者身边的事务很多,能够从生活的素材中专门打捞出这样一件事来写,而且曲曲折折,脉脉络络,记述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它像作者心灵原野上的一棵树,伤残了,却仍在摇曳。
写文章,光有真挚的感情还是不够的。生活变成文学,中间的桥梁和途径是语言。说语言是文学之母,一点也不夸张。光有感情而没有适宜的语言来表达,感情只能是一阵狂潮在心里拍击,只能是一口气在胸中回旋,走不到纸上,即便写成文字了,可能也与胸中之物相差万里。好的语言并不神秘,无非就是达意而已,达意?达何意?当然是达作者之意。作者行文,如将帅布兵,战无定法,以克敌为要。文字乃作者之兵卒,怎么颠倒派对,如何组织驱使,全以文章之需,作者心意而定,通顺是一,准确是二,生动为三。生动即传神,用文字将事物传递得活灵活现。宜壮则壮,宜弱则弱,有时婉转回曲,有时大江东去,有时含蓄不露,如将士围城不打,有时也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语言之道,不一而足,唯量体裁衣为高。事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语言的丰富性。街上美女如云,衣着粉黛各以其形色。语言的忌讳,是盲目模仿,是空洞无物,是生搬硬造。《南湾乡愁》这本书,大部分文章的语言是适宜的,是活泼生动的,对于胸中的感情或客观事物,作者能够运用自己“在场”式的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字语言来进行描写和表述。我注意到,作者很善于发现细节,并且一发现就抓住不放,不惜用最得手的语言传递之,这些描写细节的语言段落,如闪闪发光的珍珠散落在文章之中。写奶奶往柜子里放鸡蛋,“总要用手擦一擦,用嘴吹一吹,有时用鸡蛋给我们明明眼。”写奶奶磕头,“双手抱拳跪地上,磕头和抱拳同提同起,拳在地上还来回拱动,尖脚趾蹬地,脚后跟朝天……”写乡下贫穷户老人“什么也不想多说,只是摇头,泪珠滴落在孩子肩上。我也歪过头,不想让他们看见我的泪。制止泪水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再问下去。”写那个叫长江的人从黑屋出来往村委会走的情景:“他不走胡同中间,总是溜着南墙边的跟脚石走,像老鼠溜墙边走,一模一样。”写早年的下乡工作队员“头上经常戴个草帽,白白的草帽带儿系在下巴上,脚上穿着黄军鞋,像农民又像当兵的,还像个工人,就是不像当官的。”诸如此类很多,适宜生动的语言用在细节上,如镂如刻,如雕如塑,不愁读者留不下印象。
我读这本书的另一个感觉,是文章境界比较高,有思想性。一说思想,往往容易流于概念,流于说教,枯燥无味,此书中的文章避免了这一点,思想升华来自生活土壤,道理的提炼源于自然而然的语言环境,如作者对于“门”的思考,把家门、山门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之门联系到一起,在有节奏有跨度的作文中,发出一系列人生的思考,有些语言像哲理警句,如诗如歌。还有,能够看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它各种生命体的关系有过非常用心的思考。有比较清醒的生命意识,某些地方接近宗教般的情怀。作者同时也具有较为强烈的生命张扬意识,但一旦受阻,主观与客观发生矛盾,作者又总是回归本体,在生命的个体修为上找出路,即便退怯,精神上也保持可贵的前进向上的姿式,这秉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脉络,是精神品格上的高境界、大格局。
最后我想说,当读者知道作者是一位从政人员之后,必定会更加欣喜。作者写文章,无论写什么、怎么写、用什么体裁,终归都是在写自己。思想,甚至一些隐秘的思想;情怀,甚至一些幽深的情怀;经历,甚至一些被红尘掩埋很深的细节,通过文章被我们所了解,对于一位从政者来说,这难道有什么不好吗?非常好,无情未必真豪杰,君子方为大丈夫。以此与作者共勉,并为序。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菁菁校园

下一篇: 响泉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文章应为真情作——银河湾著《南湾乡愁》序-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