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记忆中的车

记忆中的车

小时候我家有辆车,车轮车轴全是木制的,推起来不停吱吱咕咕地响着。有时候实在推不动了,就在车轴上滴几滴麻子油,然后车就轻了,响声也小了。这车看起来很笨重,但在当时靠人挑驴驮的年代,可就算是先进工具了。不少邻居要运送比较重的东西,就来借我家车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家把这辆木轮车淘汰了,从外地购来了一辆胶轮车,车轴安的是轴承,推起来轻松灵便。那时农村这种车很少,有次,一家邻居借用了一天,回来风趣地说:“工匠手头巧,这车造得好。平地推着走,下坡跟着跑。上坡使点劲儿,也没多大会儿。”所以当时都把这车誉为“先进车”。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我的同桌学友任元喜,他家买了一辆马车。我们几位同学听说后,都到他家去看稀罕,到那一看,两个大铁轮,一个大车篷,两边还有两根粗杆,后来才知道这叫辕杆。把骡子套到辕杆中间,车夫一声吆喝,大马车很快就转动起来了。看得我们几位同学在一旁拍手叫好!在同学们的迫切要求下,赶车的老任才答应我们到东姚镇上转一转,让我们体验一下坐大马车的滋味。去时天气晴朗,我们几个同学坐在车上有说有笑,得意洋洋地唱着“大轱辘车啊咕噜地转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回来时,一阵暴雨,路上满是泥泞,车子一下陷入泥坑里,咋也上不来了,我们几个同学,赶紧从车上下来,推的推,抬的抬,强算把车弄回了家中。
1952年,我考入东姚镇上高小。一天上午10时许,一阵急速的钟声响了起来,学校要紧急集合,说是鹤壁往东姚通了汽车,让同学们到街上去看汽车。汽车是什么样子,仅仅从书上漫画上看过,没见过实际东西。我们排着长队来到街上,踮脚张望,到处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上边写着“热烈祝贺鹤壁—东姚通了汽车”“欢迎汽车首次开到东姚”。人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街两行,人山人海,来这里看汽车。我们在街上等了个把小时,才听到东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喊口号的一声接着一声。当汽车缓缓开到我们跟前,不少人惊讶地说:“好家伙啊,真是个庞然大物,有了这东西,再也不用人挑驴驮,受苦受累去鹤壁取煤了。”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见到汽车。
七十年代初,我调到林县化肥厂任厂长,为了方便工作,买了一辆天津造的吉普车,后来县领导知道了,批评我们说:“你们一个小小的厂矿,还开什么吉普车啊,把车送到县政府来,以后有了重要客人用车,县政府统一给你们派。”我们只好乖乖地把车送去了。
忆往事,看现在,公路上跑的,街道上蹿的,路两旁停的,大车小车 ,货车客车,国产进口比比皆是,现在我谈的这些,也都成为历史了。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记忆中的车-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