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书我的良师益友

书我的良师益友

■牛书红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去姥姥家,看到舅舅诊所里的包药纸,正是我们年级所学的课本内容。一面是白纸,一面是印刷过的,应该是印刷有误废弃的。洁白的纸张,散发着油墨的清香,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舅舅看我如此喜欢,就给了我厚厚的一沓。

拿回家后,我经常读上面的课文。虽然有书,但读这样的课文有一种小小的窃喜,读过N遍之后,再在反面写作业,让纸张物尽其用。我为有这样的纸张沾沾自喜,也因此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篇课文我都会背得滚瓜烂熟,就连算术题在第几页都了如指掌。三年级时有了作文课,我的作文水平也超出了同龄人。

当时《少年文艺》已经出版。可对于普通家庭的我来说,订阅《少年文艺》还不太可能。邻居永青家在村里是殷实人家,课外书相对较多,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年级,但放学上学总是形影相伴。放学后,我们就会一起去她家看书,或者直接借到家里去看。小人书在当时也算是风靡一时,《民警家的贼》《小字辈》等,让我百看不厌,看完之后我就讲给同龄的小伙伴听。我讲得惟妙惟肖,他们听得聚精会神,正好让一个路过的大人听到了,他连连称赞我口才好,记忆力超群。

有了大人的赞美,我更加得意,课外书对我有了更大的吸引力,《章回小说》《民间故事》《山西民间文学》《杨家将》《王莽赶刘秀》《幽默故事》《笑话大王》《谜语故事》,只要是书,我来者不拒。

闲时我还喜欢摘抄书上的名言锦句、幽默诙谐的段子,只要是我喜欢的内容,都会记录到本子上。直到现在,那时的经典片段、语句,我还能背诵下来:

点灯登阁各攻书,移椅倚桐同赏月。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驴拴梨树下,驴撞梨落梨打驴。鸡站箕沿上,鸡飞箕翻箕扑鸡。

今年年尾,明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每到晚上熄灯时分,母亲就会三番五次催促我关灯睡觉,可是书里的故事情节把我牵扯得无法睡去。被催无奈时,我就会钻到被窝里把头蒙上,打开手电筒继续阅读,直至看完或是瞌睡得看不下去了,才不情愿地去睡觉。

生活中总有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我就会用笔记录下来。孩子们上学后,他们的课本和书籍又让我如获至宝,我和他们一起阅读,一起学习,甚至比他们更用心,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喜欢。像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面一个个精彩的片段让我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我为他们的悲惨命运叹息,为英子纯洁善良和美好的品格所打动。

《语文主题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里面版块繁多,有大好河山、赤心报国、情系故园、经典诵读等,每一篇都是名家名作。读他们的文章,真的就好像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和文中的人物互动,一起快乐,一起忧伤。遇到优美的句子,我会标注下来,或者反复咀嚼。

同时我也订阅了《特别关注》《青年文摘》《读者》,一篇篇精彩的美文,一段段经典的故事,一首首励志的小诗,让我读得如痴如醉,受益匪浅。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我爱上了写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有了智能手机的帮助和各个平台的互动,我认识了更多的同道好友。有了大家不断的鼓励和支持,我更加信心十足,宁愿牺牲睡觉时间,也想把我的所思所想转化为文字,让好友共同分享这份美好。也给我的孩子作个表率,让他们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懂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懂得左手诗情画意,右手烟火人生;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到用时方恨少,让我们拿起书本,去漫卷诗书喜若狂吧!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回老家琐事一二

下一篇: 老家和老妈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书我的良师益友-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