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沧桑巨变光辉历程

沧桑巨变光辉历程

■靳宏庆

体会着衣食住行的逐步改善,感受着祖国从一个大国迈向强国的有力步伐。身处盛世得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自然心怀感恩。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就从自身体验中去讴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童年的记忆里,生活的颜色都是灰蒙蒙的。人们衣着无非就是军绿色、蓝色、黑色布料做的衣服,也就是女性穿上红颜色衣服算是有点醒目的靓丽。老款式一穿就是几年,不管穿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有点单调沉闷。那时候物资匮乏,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追求,吃好穿好在当时就是奢望。放学后,夕阳穿过窗棂照在泛黄的墙上,煤火灶台上的锅咕嘟着开水,姥姥掀开锅盖放进去黄面疙瘩。一个两个……俺眼巴巴地看着心里数着,这就是我进肚充饥的口粮。当时不像现在粮油店满街开,只要有钱买啥有啥。当时没有买粮食的概念,都是去公家粮店量粮食,按人口分配斤两,按粮票买粮食。城关粮店在南关而我家在北关,小时候常跟着母亲去粮店量粮食。粮店外面是个大厅,隔着玻璃可以看到仓库里面一层层摞着的米面。母亲把钱和粮册递给工作人员,告诉人家量多少斤粮食,工作人员大致兜出粮食放在秤上,眼看着秤上刻度,手里拿着勺子增减粮米。量好后,母亲用绳子扎好口袋,放在自行车后面,把我放在前梁上骑车回家。

当时购物除了需要钱,还需要相对应的物资票。还记得粮票有细粮票、粗粮票的区别。细粮票是全国粮票,全国通用,粗粮票为当地发行流通。出差外地都要先兑换细粮票。

从前的商店牌匾上都写着“国营××”,那是计划经济烙印在那个时代的痕迹。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放开了一些商业领域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大家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开始试着涉足市场。街面上各类商业门面出现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场面。以前只有在国营商店才会买到的日用品在小商店也会买到,而且样式很新颖。在物资匮乏时期习惯了节衣缩食的人们,面对迎面而来的改革惠民政策带来的种种实惠,美在心头喜在眉梢。物资充盈不需要再凭票限购了,各类票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小时候谁家要是有急事,需要联系远在外地的亲人,最省时有效的办法就是到邮电局发电报。电报内容要说明问题,还要字数尽量少,言简意赅,因为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全县的电报、电话业务都在邮电局统一办理,邮电窗口外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话机开始普及到户,之后又发展到人手一部手机。从开始的功能单一,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有电话、摄像、影视等各类功能,身在家中就可以拨通五湖四海任何地域,真正“一机在手万事无忧”。

刚上小学那时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响亮到耳熟能详的程度。当时年幼不解其意,却好奇为啥这次会议会有那么多人关注。后来上历史课学习了会议精神,才知道了其伟大意义。方向指引和政策鼓励,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士气,各项事业开始了“破冰之旅”,并很快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如今,“解放思想天地宽”“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些标语遍布城乡沿路的墙上,提醒着人们转变观念,集思广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改善自身生活水平而奋勇前进。生活在盛世中华何其幸哉,不胜感慨之余唯有努力拼搏。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我的奶奶

下一篇: 蒸馒头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沧桑巨变光辉历程-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