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难忘的电话

难忘的电话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光辉岁月、70年的辉煌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建设、百姓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强大,中国在发展、中国在腾飞,而通讯事业就是其中最好的例证。

从开始的“口信”到电话BP机,再到砖头一样的“大哥大”,现如今的手机可以说是轻便又时尚,而且功能强大。记得小时候最初见到的电话是村委会的手摇式电话,放学后我们趴在窗户边上,充满好奇地看着里面的干部打电话,一会儿大喊、一会儿大笑,仅凭一根线就能通话,真是神奇了。

后来,电话在逐步改进,直拨电话诞生了,我就在想,我家如果有部电话那该多好啊!

梦想终究是实现了,那一年春天,父亲做小生意赚了点钱,就在家里装了部电话,也是我们村里的第一部电话。那个时候的农村,对于乡亲们来说,电话绝对是个稀罕物,看都很少看过,更不要说打过电话了。前来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纷纷争抢着观望那部红色的电话,小心翼翼地摸摸,羡慕不已。母亲说,大家以后有什么事就打这个电话吧,方便!不需要写信了,也不需要带“口信”了,于是,我家的电话就成了村里的“公话”。

其实,前来打电话的人几乎没有,接电话的占多数。后来,国家政策好了,改革开放也在不断深入,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改善生活。我家的电话号码以书信的方式,传遍了全国各地。叫人接电话、等听电话成了我家小院一道靓丽的风景,接到通知的人在等,没接到通知的也在等,因为他们都迫切想知道家人在外的情况,乡亲们围坐在院里,有说有笑地谈论着,谈论的话题很多,而最多的是各自的子女,有充满骄傲的眼神,有布满沮丧的脸庞,大家总会随之奉承或者安慰几句,这样一来大家的心里会好受一点,气氛更融洽起来。

放假回家的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通讯员,一有电话来,母亲就会吩咐我跑西头跑东头地叫人来接听。前来接电话的人,往往会带点家里种的韭菜、南瓜之类的东西给我家,当作谢礼。而母亲也并非贪图小便宜之人,往往会拿家里的东西一一回赠,看着他们相互推让的情景,让我感慨万千:一部电话不仅给乡亲们带来了方便,还能增进邻里的友好关系。

一天下午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接了个电话的母亲让我叫刘大爷来等电话,说是他远在兰州打工的三儿子打来的,我很不乐意,坚决不肯,正看着书呢!天又那么炎热。母亲迟疑了片刻,最后只好自己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刘大爷跟着母亲后面来了,在等电话来的工夫,母亲给刘大爷端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跑进屋里找来支香烟敬给刘大爷。刘大爷满脸的疑虑,似乎还有点不太自在,他犹豫着接过香烟,手明显有点颤抖,我想,他老人家应该是对我母亲的热情不知所措吧?

接完电话的刘大爷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母亲忙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接个电话吗?您不必放在心上,以后尽管叫你家老三打来,我保证及时将您喊到。”刘大爷走后,母亲开心了好一阵子,还哼唱起了黄梅戏,我有点莫名其妙。

我问母亲为什么如此高兴?母亲乐呵呵地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去年秋天播种时,刘大爷跟我家为了田间灌溉的事大吵了一架,后来他见着我们也不理睬,当然,父母对刘大爷一家人也是视而不见。多亏了那天刘大爷的儿子的电话,他才硬着头皮来我家的。母亲又说:刘大爷肯来接听电话、肯抽我家的香烟,说明他心中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大家都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为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弄得老死不相往来,也没这个必要。

一部小小的电话,传播的不仅仅是意味深长的乡音,还有亲人之间的无限牵挂,它更能筑起一道坚实的和谐之墙,让更多的情感拉得更近、走得更远。

弹指间,今年是祖国70华诞、改革开放41周年,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向着小康迈进,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等电话的历史已经不复存在,电话、手机已经是再平常不过了,几乎家家有电话、人人有手机,这些巨变都离不开党的建设,是党的正确指引,也是改革开放提供的强劲动力,我们才会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相信未来在党的惠民政策下,在改革开放发挥的重大作用下,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然而那段情感交融的等待,至今我仍然是记忆犹新。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难忘的电话-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