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古道尽头

古道尽头

大凡上了一些年纪的村庄,取村名都是有讲究的。我走过景宁畲乡的一些古村落,比如梅山、葛山、李宝……这些以姓氏命名的村庄,总会让人生出些许的爱怜来。

今年,在秋风渐起时,我应景宁作协主席人海兄的邀请,走进畲乡又一个以姓氏命名的村庄―――杨山古村。人海兄是畲乡大名鼎鼎的文化人,他选择杨山古村一定是有缘故的,我对杨山之行充满期待。

去杨山的路颇费周折。先是从景宁县城沿小溪驱车数公里,再弃车登船横渡千峡湖,复上车行驶十多分钟,一块上书“杨山古道”的石碑就会及时出现。在它的身后,一条石砌的千年古道从密林中倾泻而出,让你猝不及防。

我曾走过许多古道,云和泗洲岭古道的奇险,莲都括苍古道的绵长,泰顺红枫古道的热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杨山古道却是幽静的。古道两侧,全是各种名木古树,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或挺拔,或瘦弱,或高或矮,都显得很友善,他们相互搀扶着、缠绕着,在古道上方搭出了一道长长的“拱门”。杨山古道,就在这样的“拱门”中静静地向着大山深处穿行……

杨山古道,始于山脚的一块石碑,终于山腰的另一块石碑。石碑上用小篆刻着“杨山古村”四个字,用小篆刻村碑并不多见,要是没点底蕴和底气,量杨山人也没这个胆。古道尽头,是一个峡口,一弯清流从峡口潺潺流出,溪上有廊桥飞架,左侧是风洞,右侧是平水大王殿,稍走几步,便是杨氏宗祠。宗祠已经破败不堪,墙头长满了杂草,门是虚掩着的,轻轻一推,“吱嘎――”一声,惊得院子里的土鸡四处逃窜。看来,杨氏宗祠已经荒废许久了,我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唯有门前分立两侧的桅杆,依然在固执地向我们述说着什么。

我不得不佩服,这个深藏大山中的村落竟如此开放、大气。对于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它一点也不害羞、不吝啬,大方地向你展示它的美好,古道、古树、廊桥、流水、风洞、平水大王殿……仿佛在向你如数家珍。它也一点不忌讳、不遮掩,破败的杨氏宗祠就是最好的佐证。

也许,这就是山里人的本色?

走完杨山古道,我只花了半个时辰。而阅读杨山古村,我整整花了一天时间,也许还不止,也许一辈子。

杨山古村三面环山,中间为缓坡,一溪从村中穿过,村民们临水而居。村庄南面的水口外有一座“木路山”,是杨山的屏障,这种坐落是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经典选址。“本村僻处边偶,青山四列为屏,绿树四环作户,山岭突呈屋后,峭壁屹立村前。”《杨氏宗谱》的记载,也折射了杨山的隐蔽和封闭!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从山脚开赴云和时,居然不知道山中有村庄,后有流匪滋扰,虽知山中有村庄,却不敢轻易进入,生怕遭到埋伏。杨山的隐蔽和封闭,让它免受战火的洗劫,一代代村民在此繁衍生息、安居乐业,造就了底蕴深厚的杨山文化。

“地缘杨氏号杨山,秀石为城境最闲。聚族同居尘不染,桃源胜迹寓其间。”几乎每一位杨山人都会背诵清嘉庆庠生陈之东的这首诗作,它是杨山村“聚族同居”的见证。据《杨氏宗谱》记载,北宋皇祀年间,杨氏一支徙居青田县通津门。南宋时,杨小五一支始迁居杨山,为杨氏一世祖,杨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数百年来从无异姓杂居,偶有一二他姓来此附居,杨山村因此得名。

颇具徽派建筑遗风的古民居,是杨山文化的标贴。全村七八十户人家,居然有近十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大都为三合院,门楣上嵌有上书“凤鸣朝阳”“北阙承恩”等字样的砖雕,字迹雄浑而隽丽。还有些民居建造了前檐廊,与厢房、正房楼廊互通,形成了气势非凡的“走马廊”。天井周围的牛腿和月梁刻有各式浮雕,窗户大都使用冰梅图案。大堂地面用石灰、糯米、猕猴桃树汁、沙石混制而成,质地坚硬,历经岁月侵蚀,依然光滑可鉴。在古民居中行走,依然能感觉到当年杨山的富裕和富足。

古道、民居、小桥、流水、人家……几百年来,杨山像一幅素雅的水墨画卷,挂在浙西南的崇山峻岭间。

“一月春兰,花正放;二月桃花,淡淡红;三月牡丹,屏叶下……”正当我陶醉于杨山这幅素雅的水墨画卷时,《大花鼓》中“十二月花名”选段的熟悉旋律从一处老宅中传来。我脱口而出:“包山花鼓!”

“不,这是杨山花鼓!”一旁的人海兄马上纠正说,那口气好像是谁抢了他心爱的糖果似的。

随后,人海兄指着村后的高山,向我比划了一番。从他的比划中,我终于弄明白,我们站的这个地方是杨山,从杨山翻过村后的那座高山,山那边的那个地方才叫包山!

关于花鼓戏,我有些印象,它由安徽“凤阳花鼓”衍变而来,经历代艺人的传承创新,自成一体,是一种介于民间歌舞、曲艺和小戏之间的艺术形式。云和的包山花鼓,就被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有一年大明王朝遭遇大旱,凤阳花鼓戏艺人走向全国各地乞讨为生,一对兄妹因长途跋涉病倒在包山村的路边,奄奄一息。村里一位徐家后生打猎回来,发现了倒在路边的兄妹,将他们背回家细心照顾。康复后,兄妹俩就在村里为大家表演花鼓戏,这位后生就跟着兄妹俩学起了花鼓戏。哥哥觉得后生善良、聪明,就安排妹妹与他同台演出,他们日久生情,最终喜结连理,花鼓戏从此在包山村落地生根,最后形成了自己剧种――包山花鼓戏。

一座高山,把杨山与包山隔开了,但艺术是无界限的。几百年来,在这两个地缘相近、人文相通、远离尘世的小山村里,村民们白天耕作,夜间以花鼓戏自娱自乐,世世代代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杨山花鼓与包山花鼓同出一源,历经几个世纪,它们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十日,杨山花鼓戏班就会到各地演出,演出内容以生产劳动、乡村爱情、家庭矛盾等为题材,语言诙谐幽默,乡土气息十分浓厚,《打花鼓》《买花扇》《中华送茶》《云头送子》《铜钱丝》等经典剧目,深受观众喜爱,百看不厌。

我在想,如果缺了杨山花鼓,杨山还能挤身畲乡“八大文化古村”吗?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奶奶的端午节

下一篇: 拾起幸福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古道尽头-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