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欣赏 > 归汀州

归汀州

在汀州府治住过一夜,即随子孙坐上四轮大车前往上杭。已离开故里多年,平常时,对上杭没有太多的在意,故显得有些随意。《诗经》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记得唐大历四年,因之而称上杭场。宋淳化五年,升场为县,称上杭县。县治曾先后迁至鳖沙、旧县,后于宋乾道四年迁至郭坊。此地元初为忽必烈之女鲁国公主食邑,清为汀州府辖县。大车之中,除我的贤孙之外,老汀州人还有李家、丘家、王家的子孙。听子孙们在安排上杭县的行程,先往稔田,再往才溪,没有安排丘氏祠堂的行程,丘家的子孙听了,嘟着嘴,显得极为不悦,甚至在埋怨我的贤孙了。

大车行进在上杭的汀江段,已是夜时边,夕阳斜照,云浮江面,红色的光芒荡漾在天宇之间,随着粼波闪动,老朽的心也在激荡,那是一种回归故里的悸恸。“盈盈江水向南流,铁铸艄公纸作舟;三百滩头风浪恶,鹧鸪声里到潮州。”唐时的汀江,其险、其美并存,在上杭段,可谓其美、其利尤佳。记忆之中,汀江进入上杭之后,河面宽阔,誉为汀江之“黄金水段”。俗云:“上河三千、下河八百”,说的是上杭县治之上为上河,有船数千艘,县治之下为下河,有船数百艘,足见上杭航运之盛。汀江航运给上杭带来繁荣,时县治有粮行、纸行、药材行、京果行及木材行等,各种过驳转口商行三百余家。

大车于上杭县治停稳之后,上来一汉子,自云姓丘,乃“导游”是也,叫我等唤之为丘导。我想,“导游”可能是引导游历之意耳。初来乍到,丘导当不知大车之中有丘家子孙,即自行介绍说,今日时辰尚早,带我等先游历丘家祠堂。丘家子孙则欣然万分,欢呼雀跃地与本家导游畅谈丘氏昔日之辉煌。善哉!此乃瞑瞑之中天意眷顾,以旌表我等回归故俚之诚心。临近丘氏祠堂,则见新建的石制山门宏伟巍然,四柱三间三层,上书:恩荣、荣煲豸史、封监察御史丘廷凤。走进祠堂,其恢宏之气势不愧其名“丘氏总祠”。该祠占地约模八亩,面朝汀江,连进四大栋,四周围配房为二层,计百余间。其砌墙的每块青砖均有“丘祠”字样。上厅有石柱四根,中厅、下厅有石柱八根,采用花岗岩雕凿而成。每根石柱均有一抱之粗,最高的石柱近两丈。精雕细琢,刻有葵花、宝石花、直条纹饰等图形。中厅、下厅还有拱形石门四个,匠艺细腻。上厅、中厅的“三合土”地板,至今两百年仍平整无纹,无凹无陷。整座建筑雕梁画栋,厅内墙裙雕有云、雷、花、龙、凤、蝠等图案,有的窗棂用“三合土”筑成“福、喜”字形,木质菱形、工形拼花门扇精致。

丘家子孙点燃一柱熏香,双膝下跪,青烟在他头顶缭绕,他的双目注视着先祖的灵位,那份虔诚与心灵的感应,也许只有他自己方能体会。他已至当朝正八品之位,我想,他非常明白“上跪天子、下跪父母”之礼,先祖与父母则同也,亦希望他能传承汀州人体恤黎民之精神。当晚,上杭丘家的梓叔们还与他举杯邀月,同忆过往,共叙未来,直至亥时方休。

与丘祠不远处的瓦子街,临江楼前,有座古迹“阳明门”,乃为明著名哲人王阳明于上杭架设浮桥之功绩而建。“正德丁丑三月,奉命平漳寇,驻军上杭。旱甚,祈于行台。雨日夜,民以为未足,逮四月戊午班师,雨,明日又雨,又明日大雨,民乃出田。登城南之楼以观,民大悦……”正德十二年,阳明从江西来到上杭县治,他奉旨铲除漳寇盗匪之乱,将上杭作重地,屯兵上杭,为老百姓兴利除弊,功高万代。“山田旱久俄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南亩渐忻农事动,东山休共凯歌闻。”先天下之忧而忧,以百姓之乐为乐,此乃好官也。“民惟稼穑德惟雨”,此亦汀州儿女为官之楷模。

上杭的夜色是撩人的。汀江两岸成排的灯火,映照在闪动的水面,让这儿的一切秀丽繁华。我、老李、老丘、老王四位汀州老者心有灵犀,柱着龙头杖,默默地走在汀江的护堤大道。我们都是这儿的故人,曾几何时,我们相约在汀江河畔,共商未来,共赴征程。康熙五十六年,朝廷颁布南洋航海禁令,禁止商船往南洋贸易,我等即商定迁往浙江了。点这许多灯火,一夜该消耗多少桐油、火烛呀?老李笑我不学无知,告诉我,我们迁浙后的光绪五年,有个名叫“艾地参”美利坚人,发明了不用油的灯,叫作电灯,现已经在我们当朝的天下普及了。我真佩服老李的与时俱进,不愧是皇者之裔呢!今日是闰九月的十四,虽然明日即是立冬了,但江风依旧温暖如初,正如浙西南中秋的夜色般,充满温馨。薄云之下,圆月不时露出羞涩的小脸,月色溶溶,江风送爽。“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到上杭……”三百年了,动人的童谣记忆忧新。迁浙之后,老丘勤劳出众,夜点松明灯,造就梯田无数,就说:“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筑田坑,田坑唇,叠黄金……”伴着汀江的夜色,远处飘来悠扬的笛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四位老者不时挽起衣袖,擦拭着湿润的眼睛。还是老王的嗓子亮,唱起了当年的山歌:“八月十五赏月华,阿哥出饼妹出茶,阿哥好比汀江水,老妹好比嫩细茶。”他唱得声情并茂,缠缠绵绵。老丘道:“子孙们不是在念叨,庶母均依附鉴,我们的大车有十八个座位,子孙、议员共只有十二人,加上我们四位老朽,还浪费了两个软软的座位呢!老王,你怎么不带庶母来呢?”老王回道:“你怎么也不带庶母来呢?”老李戳着龙头杖,水门汀地面响起了急促的哒哒声,骂道:“你俩老不正经的,没规没矩的,在子孙面前说这话,也不害臊。”

在才溪乡的稔田镇,最让我折服的是李氏大宗祠。当年我离开这儿时,尚未建成如此规模。何等壮观的宗祠,三进四直加围垅屋结构,占地面积与上杭丘氏祠堂相近。地处广袤的田里之中,门前池塘倒映青山,绿水、白云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楼阁图画。牌坊门楼上书“恩荣”,楹联“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盛唐一代君王,贵为天下第一家,出了多少英雄豪杰,该是此等口气。据李家细老妹子介绍说:“此大宗祠乃道光十六年,永定湖坑辛卯恩科举人李梦兰,向族中贤达及国内外裔孙发出倡议,为纪念共同的入闽始祖李火德而建。安溪县康熙名相李光地、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台湾李登辉、香港首富李嘉诚等,均属李火德后裔。”

从牌坊门楼跨入,宗祠内十二幅石柱楹联,“肇基址于琴岗,唐宋元明,世推望族;溯渊源于柱史,帝王师相,代有伟人。”落款“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莫树椿拜题”。“琴岗”为上杭城的别称,“柱史”为“柱下史”的简称,代指老子,联语不愧是翰林手笔,不仅写出了李氏一脉的光辉,还可间接佐证上杭是众多客家人心中祖地。“溯发祥于石壁,积厚流光,应推百世不祧之祖;肇禋祀于杭川,敬宗收族,无忝一本所生之人。”突出了“石壁”、“杭川”这两个最为著名的客家祖地。“数十世宗支蕃衍,统闽粤江浙以率祖率亲,大敞朱轮辉甲第;几百年景运宏开,历宋元明清而肯堂肯构,遥迎紫气炳辰垣。”叙述了李火德一脉历宋元明清,后裔遍布闽粤江浙,终于建起肯堂肯构的大宗祠,此乃光耀千秋之事。其它楹联亦深意昭彰。

大厅十大块屏风,上面刻着明天顺年间上杭县儒学教谕、括苍(即浙江处州)季远撰的《李氏火德翁传》,全文计八百余字,记述李火德“有孝友忠信之行”,终获厚报,年逾六旬始得三子,“厥后子孙蕃衍,诗礼簪缨”,成为望族。大厅左右墙壁书有四大字:“忠孝廉节”。

望着盛唐主人的遗风,老朽心涌无限敬意,慎终追远、忠孝传家、修齐治平,这方为皇道。看,在李氏祠堂进香祭祖的那位,气宇轩昴,正是现在青年人的杰出代表,我等汀州移民,聚居于瓯江北岸,他垂统一方,现任江北镇镇长。李氏后裔,大多如此,有皇者气度、风范,不愧为皇家家训所教谕。

稔田到石牌,几步之遥,赶忙交代子孙回家看看。我于南宋孝宗乾道七年,从宁化石壁迁至稔田石牌村开基,三代之后,后裔方分迁各处。虽然我曾居才溪的上坊、曾坑,但这里的一切,仿佛就是昨日一般般,似乎并无太大的变化,不过新房多几幢耳。山还是那山,水依旧是这水,那条水圳是我亲自挖的,还在,那坵田我种过烟叶。八百多年了,子孙们的脸孔,似乎和之前没有变化。新修的祠堂红瓦红墙,颇有几分模样,上书“念一公宗祠”,正是我于石牌村之号,子孙们,辛苦了。我赶忙交代浙江的子孙献上几张银票,现在的银票比当年的要好得多,红色的,还印有当朝开国圣主的头像。早在两千年当朝开国纪念日之际,我曾遣浙江的子孙来此祭祖,并出过银钱,你看,神榜右下方还有浙江子孙的禄位呢!该祠始建于我迁浙之后的同治九年,同治十一年建成,当朝有称“十年浩劫”之时,夷为平地,一九九五年始重建,两千年九月五日辰时,隆重举行升座、落成庆典。

千年的亲,万年的族,真没错,这不,刚到才溪,王家的子孙即被梓叔们接走了,今日来的子孙亦居从八品,可谓誉归故里了。他乡更知故乡亲,祭祖之后,他们未免叙叨一番,依依惜别。我们四位老者之中,数老王最聪明了,他选择了瓯江之滨的外车、渡蛟源开基,后来,整条水源均成为他王家的产业了,子孙森繁,民国年间,曾富甲一方。可惜,三十年前,瓯江造了一个大水塘子,将整条渡蛟源淹没,子孙也因此而散居各处,悲哉!

汀州自古多战事,民国年间,当朝圣主曾于才溪割据政权,才溪出了“九军十八师”,故乡的亲人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啊!祈愿从今往后,国泰民安,故乡永远物阜民丰。一九五五年,圣主御题“光荣亭”,光耀才溪。圣主为亭题字,全国唯有两处,另一处乃湖南之爱晚亭。圣主表彰才溪亲人光荣业绩,无上之荣耀。

我想,无论是盛唐,还是当朝,皆灵性之汀江,造就了汀州忠孝、勤奋之文脉。汀水之灵,养人之智;汀水之清,涤人之尘。沿江之客,良礼善书,尊儒尚贤,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看当朝,政坛商界,精英荟萃,教坛文苑,尽显光华。汀州文化,灿若星河,客家精神,丰碑镌咏。有水皆灵,瓯江亦复如是。

天光日,子孙们将去永定。老李、老丘、老王和我四位老者均已年迈,三日了,颇为劳顿,商定即在汀江边等候了子孙回来。永定那老土屋又没么什奇特的,和我们现在住的老屋一样。再者,千里之遥,难得归汀州,和娘亲汀江多聊一下子,省得日后有泪空洒瓯江岸。还是老王厉害,学得了浙北的越剧唱腔,于是,凄凄婉转之音在汀江的风中响起:“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思弦中寄,弦声淙淙如汀水,怨我此去难归期;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思弦中寄,弦声习习如汀风,老朽难舍我故里;惜别离,惜别离,无限情思弦中寄,弦声切切如乡语,相聚怎忍再别离,游子去,再相聚,一对孔雀永双栖。”

各位看官要问我了,你贵姓?之前我已说过了,冠豸山上的有名英雄即是我的贤孙孙。我名叫爽灵,来自中原,系出黄帝,发祥江夏,以国为姓,朝奉西安,南迁闽浙。无论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直至成西海莲花,我都记得客家人迁徙的大驿站—汀州府。(完)

+阅读全文

上一篇: 背后的责任

下一篇: 腊八粥飘香

相关文章

收藏/分享

分享「归汀州-最新美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