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情系阳和门》

《情系阳和门》

作者:李晶

说起歙县,可能知道它的人并不多,但你要说徽州的许国坊、八角牌楼,我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它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而对我来说,歙县不仅是古城古镇,旅游胜地,更是一个让我深深眷恋、魂牵梦绕的地方,这样说,并不是由于它的名胜、名气而去亲近、附庸它,而是因为它与我的生命有关——它是我的家乡。

离开歙县好多年,曾也想着回去看看, 但心理总是非常矛盾,想去怕去,怕看到它面目全非的样子,更不想让杂乱无障商铺、拥挤不堪的空间,占去自己对家乡美好的记忆,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人有时候,心藏那一份爱,会像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只有远去离开了,才会发现,真正最美的,美不过家乡的那条河流,最爱的,爱不够家乡的那一草一木。是啊,这么多年客居上海,但对家乡的牵挂从未间断过,以至于,只要有人提起家乡名字,纵然会使我积聚在心里的那股热情,瞬间喷发,滔滔不绝;只要电视、报纸上有关家乡的新闻,我都会非常关注。犹如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尽管母亲早已步履蹒跚、两乳干瘪,但那种根植于灵魂的根是无法改变的

今年初春的一天,我终于踏上了去歙县的行程,那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旅程, 初春的徽州大地,繁花似锦: 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灿灿的油菜花, 遍地盛开着——水塘边、山脚下、田野间,无处不开,无处没有。那不知名的蝴蝶漫天飞舞,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都让我痴迷、陶醉,仿佛又回到了那孩提时代……,窗外的景物不断掠过眼前,熟悉又陌生,脑海里始终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出许多场景:斗山街、大北街、小北街、打箍井、西湖上顶、八角牌楼、阳和门……这些都曾是我熟悉和生活的地方,当它离我越来越近时,我欣喜、迷离,同时,记忆的大门也像闸门一样渐渐打开……

70年代末,父亲在歙县工商局工作,主管市场管理,办公地点就设在阳和门楼上,阳和门又名东谯楼,原名钟楼,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是直通老街居民区的大门。对一般人而言, 阳和门是神秘、威严闲人不能随便出入的地方,而对我来说,它就是个休闲、解闷看风景的了望台。

当时父母的住房就在阳和门一角,房门外有一小块空地,父母就

在这里搭建了一座小型花园,种植了许多花卉,月季、菊花、牡丹、茉莉等等,当百花齐放时,刹时好看,那时,我下放返城,无所事事,每天浇花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我头上,于是,每天去阳和门,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

阳和门正南方,迎面矗立着许国坊,俗称八角牌楼。它高11.4米、南北长11.54、东西宽6.77米、总面积为78.13平方米,基本上挡住了阳和门正南方向的视线,只能看见右边,新华书店一侧,正北面空旷,可以看到建设桥,所谓建设桥,也就是有坡度的一条石板路,直通汽车站。西侧能看到古徽州府全貌,精致而古朴的圆形大门,像把巨锁把热闹的世界锁在了门外。它的门前每天有大量城外人涌入,如:“三潭枇杷、上丰雪梨,大谷运茶叶、梓栀里蜜枣”,还有的将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之类,运往歙县城里沿街叫卖,阳和门就成了这样一条热闹必经之路。每天下午,我便早早的来到阳和门楼上,绕有兴趣的趴在北边窗口看风景,我也纳闷,那时的我,怎么就这么无聊,天天看其竟然不厌烦,但有一处风景亘古不变,就是卖毛豆腐的摊位,不管刮风下雨,老汉总是准时来到阳和门底下,做毛豆腐生意。这是位年过半百的老汉,已记不清他的面相,但他搭在肩上的毛巾和围在衣服外的围兜形象,却依然清晰的印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当时他的生意非常红火,摊位前,总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络绎不绝。

毛豆腐当地人都知道,它是一种表面长有寸许白色茸毛的霉制品,做法是将豆腐切成块状,进行发酵,使之长出许多白毛,然后用油煎成两面焦黄,最有情趣是它的吃法:一群互不相识的人,将自己买下生的毛豆腐,由摊主煎好,各自为阵,每人将自己那份煎好的毛豆腐浇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围着油锅边,边吃边聊。我在阳和门上面看的是一愣一愣的,那毛豆腐冒着热气,带着那独特的香味直扑我鼻端,实在熬不住也会下楼,融入那个氛围,吃上几块毛豆腐解解馋,但多数时候,就着它那个香味,深吸一口气,夹一片馒头,吃着也很入味。十几年过去了,阳和门楼底下,那毛豆腐冒着热气飘着的香味,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滴。。笛,一阵汽车喇叭声,划破天际,把我从深深的回忆中拉了回来,歙县到了,车子缓缓进入建设桥,妹妹停好车,我们一行人下车,便朝阳和门走去,走了不一会儿,看见一群大人带着小孩,围着一个小型游乐园在玩耍,音乐声、喧嚣声不绝于耳,片刻不得安宁,东侧新建的徽州府,虽然气势恢宏,但已没有了原先的神韵,转身再看南侧,南侧的新华书店已没了踪影,被一排排商店替代,站在故土的地面上,面对眼前的场景,顿觉得有一种悲凉之感袭上心头。此刻,唯一让我喜悦眼前一亮的:是那,阳和门楼,依然还像四百年前一样高高在上, 依然那么缄默无语,古朴而厚重.,迎面矗立的许国坊(八角牌楼), 依然是那么雄伟瑰丽,奇异独特,与阳和门遥相呼应。虽然我看过很多门楼,比如: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明、清时代皇城之门楼,威严而庄重,看着朝霞辉映中的天安门,心中会升腾起无限的激昂与感动;甘肃的武威南城门楼,又名昭武门,金碧辉煌、威武雄壮,尽显昔日雄风。而歙县的阳和门,更像是一位从古巷深宅里走出来的老者,慈祥而和蔼,他仿佛站在古巷的尽头,用他那亲切的话语,叮咛着他的祖孙们,早日学成归来。如果你觉得他迂腐、平庸,那你就错了,告诉你,在它那看起来外表有点简朴的门楼下,不知见证过多少辉煌的历史: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

此刻,我站在阳和门楼下,默默地仰望着阳和门,想象着四百年前它的样子,听到,是什么声音,远古而清晰,从地层深处传来, 哦!

那是毕升扛着他发明的印刷机,匆匆走来的脚步声;那是王道昆背着双手激情洋溢,朗诵自己写下诗句的朗读声,声声震耳欲聋,声声掷地有声,我又仿佛看见,从门楼前走过的许国,正在自豪欣赏着,明神宗为他在家乡建造的许国坊、还有那,詹天佑、胡适、胡雪岩一个个璀璨的名字,都从这门楼前走过,你看还有黄宾虹,也将他用一腔热血,画成的家乡山水画带来了、陶行知,正陶醉于听着他的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啊,这一切多么令徽州人骄傲啊!

微微的春风,透过阳和门楼,轻轻地吹打在我身上,好像是宽慰的告诉我:徽州女儿你放心走吧,我们一定会好好保护阳和门,也一定会把它的故事世代相传。带着无限的敬畏和念想,我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阳和门。

回沪好多月,每当乡愁袭来,我翻看与阳和门合影的照片,就感觉自己被拥入阳和门那宽广厚实的温暖怀抱,无比幸福。如今,阳和门已不像从前那样可以随便进出,它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但它古朴厚重的外貌一直鲜活的存在于我的脑海中,没有远去……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情系阳和门》-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