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樵爷庙岭

樵爷庙岭

作者:乡音


站在嵩县大章乡大章街往西南方眺望,会看到一座在大章街周围最高的山岭,它的名字叫樵爷庙岭。樵爷就是樵夫,也就是砍柴的人。樵爷是人们对砍柴人的尊敬的称呼。大家可能会问:一个砍柴人为什么会这样受人尊敬?还要为他立庙?还要用他的庙来为一座山命名?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章乡瑶上村的一个土瑶里,住着母子二人。母亲五十多岁,两鬓斑白,十年前就死了丈夫,和十二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家里椽无一根,地无一垅,母子俩长年靠卖柴为生。儿子名叫小满,年龄虽小,却很懂事,虽然身材矮瘦,皮包骨头,却聪明伶俐,手脚勤快,每天跟着娘打柴卖柴,里里外外帮娘干活,忙个不停。日子虽然清苦,却也过得称意。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转眼四年过去了。小满已经十六岁,虽然身材瘦小,却也能一人上山砍柴,不用母亲陪伴。日子刚刚好过一些,不料母亲因为积劳成疾,昼夜高烧不止。加上日子贫困,无钱医治,不幸双目失明。
这一天是母亲的六十岁生日。小满想:母亲长年劳累,吃的总是一半野菜一半糠,今天母亲六十岁生日,一定要弄点好吃的给母亲过个生日。天刚朦朦亮,他就起床上山了,他要砍一担上好的柴禾挑到街上,卖点钱给母亲割点肉来。在他的记忆里,还没见母亲尝过肉的滋味呢。可是,村里百姓没房没地、靠卖柴为生的不在少数,近处的柴禾早被砍光。他一口气上到山的最高处,砍了一担整齐的柴禾,挑到街上卖了整整两块钱,割了三两肉,称了一斤白面,又买了点油盐、青菜,晌午时赶到了家里。母子俩高高兴兴忙了一阵,半小锅肉面条做好了,香喷喷的气味飘了起来。儿子舀了一碗端给母亲,把锅里剩的半碗全舀在碗里,又给锅里添上水,对母亲说:
“娘,您老先吃,我给王大娘端半碗,让她也偿偿!”
王大娘是近邻,五十多岁,只有一个女儿,日子过得很贫寒。
“去吧,快点回来,你也趁热吃啊!”
儿子从王大娘家回来,在锅里放了一把野菜,煮熟后舀在碗里,一边吃,一边对娘说:
“真香!真香!”
王大娘的女儿叫小凤,十五岁,虽然出生在贫寒之家,却也长得杏眼柳腰,清纯可爱。和邻居小满哥从小青梅竹马,两相无猜。她心灵又手巧,善良又勤快,方圆几十里都很有名气。随着年龄的增长,提亲的,说媒的络绎不绝。但姑娘都以母亲年纪大,需要她照看为由给予回绝。心里边却在惦记着邻居大哥。小满对此也心知肚明。母亲也不知和儿子提了多少次,说央个媒人把这事定下来,但小满因家中一贫如洗,生怕小凤跟了自己受委屈,心想总得把房子盖了再提亲事。两家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
当地有一个恶霸,年过五十,长的象头黑熊,早已对小凤唾涎三尺。曾三番五次差媒去聘,都被谢绝;又接连死皮赖脸纠缠小凤,都遭到痛斥。最后黑熊恼羞成怒,乘小凤上街赶集,将小凤掳走,欲对小凤施暴。小凤誓死不从,又自知难以脱身。心中暗想:小满哥,今生无缘,来世再做夫妻!趁人不备,一头撞到墙上,丧了性命。王大娘见女儿活活被恶霸逼死,痛不欲生,哭得几次昏死过去。小满一家和众乡邻一起再三相劝,小满还把王大娘接回家中,象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悉心孝敬。
又是一年过去了。不少人登上门来给小满提亲。可小满心里一直装着小凤姑娘,发誓今生今世永不再娶,一心一意给两位母亲养老送终。每天起早贪黑,靠打柴卖柴换些银两,勉强度日。还经常接济村里的孤寡老人,残疾病人。
树上叶子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这样的苦日子一熬就是十年。小满的母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已有半年多卧床不起。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小满从春到夏,从早到晚,喂吃喂喝,端屎端尿,耐心周到地伺候母亲,丝毫没有厌烦。王大娘和乡亲们看在眼里,夸在嘴上,都说小满娘真是前世积德行善修来了福份,生养了这样一个好儿子。终于有一天,小满他娘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闭上了眼睛。小满哭得死去活来。乡亲们帮他把母亲埋葬在村后的坡上。小满在母亲坟边搭了个草庵,白天继续打柴卖柴,赡养着王大娘,晚上睡在母亲坟边陪着母亲。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半年时间从不间断。王大娘看小满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不成家,心里过意不去,几次劝小满娶个媳妇;还生怕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拖累了小满,几次提出自己另过,不要小满操心。可小满哪里能允。他对王大娘说:
“娘,以后不再提成家的事,咱这样过着不是挺好嘛。小风走了,我娘也走了,你就是我的亲娘,我就是你的亲儿子,咱娘俩永远也不分开!”
王大娘感动得热泪盈眶。
岁月不饶人。小满也已经四十出头了。长年的劳累,使他显得格外苍老,头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早已爬满了皱纹。体力也比从前差得远了,每天打柴卖柴回来,浑身就象散了架。王大娘眼看一年老一年,身体也明显不如从前。可是看小满一天到晚的劳累,十分心疼,总想替小满做饭洗衣,让小满到家能吃上现成饭。这天下午,王大娘看天色已晚,儿子快回来了,就不顾感冒发烧几天,头重脚轻,挣扎着起来给儿子做饭。怎奈头晕目眩,跌倒在地,将大腿骨折断,爬不起来。小满回到家中,看母亲还在地上挣扎。连忙放下斧子扁担,扶母亲床上躺下,又去找来大夫,把母亲腿骨固定起来。见母亲疼得额上直冒冷汗,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生火做了一碗面汤,端到母亲床前,喂母亲喝下。
王大娘毕竟年事已高,经不住这一折腾,两个月过去了,不见好转。加上见小满每天忙里忙外,累得不行。自己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真成了儿子的累害。想到这些,茶饭不吃,愁眉不展。儿子见母亲闷闷不乐,甚是着急。几次问母亲有啥心事,母亲都不愿开口。这天,小满坐在母亲床边,守候多时,又问母亲道:
“娘,连日来您一直愁眉不展,心事重重,莫非儿哪里做了错事,惹娘生气?说出来儿一定改,别这样总是憋在心里。”
王大娘听罢,忙说:
“娘只是天天见儿忙里忙外,没有喘气的时候,心疼啊!照这样下去,娘非把儿身体拖垮不可。娘心里能好受吗?”说着,泪如雨下。
小满听罢,满脸笑容地对母亲说:
“看娘说哪里话!儿子伺候娘,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这些年娘给儿洗衣做饭,这么大年纪也没闲着过,跟着儿没过一天清闲日子。现在儿也正好报答娘的恩情呢!别哭啦,快把汤喝了吧!”
老天不负有心人,在小满的悉心照料下,王大娘的腿终于好了,能自己下地走路做饭了。老人家活了七十五岁,最后含着笑离开了人世。小满把王大娘埋葬在母亲的坟边,自己又在坟边搭了个茅草庵,白天打柴卖柴,晚上睡在两位母亲的身边。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
这年冬天,小满也因积劳成疾,病倒在床,不能干活。一天,小满感觉稍有好转,便拖着虚弱的身子,强撑着上山砍柴。山腰的柴禾早已砍完了,只能往山顶上走。他爬呀爬呀,终于爬到了山顶上。可是早已累得气喘吁吁,直冒冷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第二天,上山砍柴的乡亲发现了早已僵硬的小满,把他抬下山来,埋在他两位母亲的坟边。又运来砖瓦,在他常年砍柴、最后又在那离开人世的山顶上建了一座庙,并起名为“樵爷庙”。人们把小满看作孝敬老人的榜样,常常向孩儿们讲起他孝敬两位母亲的故事。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带着孩子,登上山顶,来到庙里烧香。从此以后,这座山就被人们唤作“樵爷庙岭”。而高大雄伟的樵爷庙岭也成了孝敬老人这种传统美德的象征。
2007年6月14日完稿

+阅读全文

上一篇: 听雨

下一篇: 水宝宝的欢笑声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樵爷庙岭-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