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清明

清明

作者:陈世才

  金樱花开了,是在清明前后的季节里盛开的,这是一种只有在南方清明时节前后才盛开的野花。山坡上,旷野里,它们一簇簇一丛丛地正在怒放着,像清明时节的春风,在山野间蔓延开来。这种藤状木本带刺的野花,为离状花冠,花瓣白色,花萼呈黄色,在清明时节的山野,除了那漫山遍野惹眼的绿色,山岭间的万绿丛中,也就数它那点缀着白色的花丛显得格外耀眼。清明时节,与金樱花一同出现的还有凄声鸣叫的杜鹃鸟,这种鸟据传说为古代蜀国国王杜宇所化,因他执政时号望帝,生前勤政爱民,以致累死,死后魂魄化为啼血杜鹃,仍在为民服务,于是民间也就有了“望帝春心托杜鹃”子规啼血的凄美传说。

  就节气而言,清明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是人们对一年中的气候所进行的排列。也许在这个时节盛开的金樱花,也就给了这个节气一个现实的诠释,绿中衬白,不就是清不就是明么?然而人们在同自然交往中,却又总结出一套解释,即清明清明,天气应当清澈明亮,故农彦上也就有“清明要明,谷雨要雨”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清明时节,天气应当晴朗才好。然而不知是古人的总结有误,抑或只是历代人们的一种奢望,实际上,人们看到的清明时节大都是霪雨霏霏的天气,于是也就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诗篇。

  清明节到了,世间的人们除了踏青赏春,还多了几分忙碌,因为这个时节,人们为了生计还得进行农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嘛。另外,为了纪念祖先,人们还要在这个日子里祭奠先祖,抚慰亡灵。而杜鹃在这个时节鸣叫,除了催促人们春耕外,还向人们传达一种信息,不要忘了祖先,于是也就给这个节气增加了几分伤春的气氛。清明到了,人们纷纷离开家,到旷野里去,于是清明时节的旷野里,扫墓兼踏青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山野里也就星星点点散布了扫墓的人群。

  山坡上,那座座坟冢都培上了新土,坟头上飘拂着一挂挂白幡,坟墓上和坟堂前的野草已经被铲除干净,而周围那怒放的一簇簇金樱花,仿佛就是专门为亡灵献上的花圈,这里一丛,那里一簇地盛开着。坟堂前,已经点燃的奠香蜡烛被插在泥土里,丰盛的供品用器皿盛着摆上了坟堂,小孩子在大人们的带领下在坟堂前跪拜,以示对先人的敬重。接着,爆竹的声音便在旷野里响起,又接着,坟前便燃起了纸钱的火焰。春风轻轻地吹过,坟埸上那缕缕香烛的烟柱和纸钱燃过的灰烬被轻风袅袅地送向空中,在轻风的作用下,缓缓飘起缕缕烟柱与那轻轻飞扬的片片纸灰交混在一起,任意地在空中飞舞,从而反映出春风的存在。山野间不时地传来杜鹃的悲鸣,与旷野坟埸上传来断断续续的爆竹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极不合拍,也给这阴霾的清明天气徒增几分悲凉的气氛。爆竹的声音响过,硝烟也已散尽,天上的小雨已然停止,坟堂前丰盛的供品依然存在,地下的阴魂并没有将阳间人们奉献的供品带往阴间,而是由扫墓的人在坟堂坐下,将供品尽情地分享。此时人们的脸上已经没有悲痛的神色,倒是呈现出陶醉于美丽自然风光的神态,此情此景,不是一次春游踏青活动又是什么?于是不由得让人想起宋代人的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的气氛是消极了一点,但它却道出了一个人间的道理:为人在世,应生当厚养,何待为鬼,对待老人,如果生不侍奉,待死后才大操大办地显示孝顺,那才真真是大大的不孝!

  天色渐渐地临近傍晚,坟堂前的食品已经被一扫而光,人们的春游踏青活动已经尽兴,踏上了归程,于是清明祭扫活动也就随着结束。祭扫亡灵的人们回去了,墓田又被撂在聊寂之中,幸亏还有灿烂的金樱花陪伴着,加上悲鸣的杜鹃,亡灵也应少了一点孤寂。

+阅读全文

上一篇: 怀念我的亲人

下一篇: 茶醉不惑之年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清明-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