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铁血昆仑关

铁血昆仑关

作者:陈世才

古代常在隘口处出入的通道上设置要塞,取名曰“关”,以备稽查行旅的地方。而一些重要的关卡设在险要的隘口上,地势雄险,于是被称为雄关。中国地理结构复杂,险峻的隘口很多,因而雄关众多。而雄关因其地扼交通要道,地势险要,也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于是雄关漫道,演绎了历代英雄建功的业绩,因而也就产生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或传说,也成为今天旅游者探秘的场所。

游历了昆仑关,知道这是广西境内的一处关隘,为古代扼宾州(州治在今天的宾阳县)和邕州(州治在今天的南宁市)出入之咽喉,故有幸进入雄关之列。这道雄关为来往宾州和邕州的必经通道,因地势险要,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演绎出的故事也就很多,而且都属于壮烈的故事。这些壮烈的故事,并非传说,而是有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都与战争有关,与战争有关,当然是壮烈的。据史料记载,昆仑关自建关以来的一千余年间,发生过九次战役,而最为出名的战役当属宋代的“狄青夜夺昆仑关”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昆仑关之战”。而“昆仑关之战”则是最大而且最惨烈的战役。

“狄青夜夺昆仑关”是宋代将军狄青攻克昆仑关的史迹。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壮族首领侬志高势力扩大,建立起“大历国”政权。于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四月起兵反宋,自称皇帝,朝庭震惊,派兵镇压。次年,侬志高军事受挫,退守昆仑关。宋仁宗派枢密使同平章事狄青领兵征讨,狄青采用麻痹的战术,于元宵之夜亲自率兵夜袭昆仑关,昆仑关终被攻克,侬志高退走云南,不知所终。于是“狄青夜夺昆仑关”成为传奇故事,广为流传,并被编成戏剧演唱不衰。

“昆仑关之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攻克昆仑关,歼灭日本守军的史迹。1939年秋,日本侵略军为了阻断中国抗拒日本侵略从东南亚运送物资的交通线,发动了桂南战役,并于12月4日占领昆仑关。为了夺回昆仑关恢复交通线,中国军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于12月18日开始夺关之战,血战十余天,全歼日本守军一个旅行团,击毙敌旅团长以下近五千人,于12月底收复了昆仑关。此役,杜聿明将军率领的第5军担任正面攻击,以牺牲一万四千余人的代价取得胜利。昆仑关战役的胜利,是抗日战争期间继平型关、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战后,杜聿明将军派人在昆仑关所处的昆仑山上修建了第五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这座阵亡将士墓园包括山下一座三门四柱石牌坊,山顶的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公墓周围的纪念塔、碑亭及从山下牌坊到山顶的一道331级的石级道。当时的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中正、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有题词、题联或书刻碑文作为战役纪念。

如今,国家在昆仑关战役遗址上已建成“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作为国防教育基地,使之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供人们参观,接受国防教育。而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是人们祭拜英烈的时节,许多学生、群众来到这里凭吊、瞻仰和祭扫先烈,以缅怀英烈们伟绩。

那场战役已经离我们远去,瞻仰烈士公墓,参观昆仑关战役博物馆,我的思绪万千。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是在我们国家遭受外侮时,仰天长啸,用血肉之躯,与敌激战,夺取了胜利,捍卫了民族的尊严。75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积弱受侮的阴霾已经扫除,但是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积极奋进,那种积弱受侮的历史才能不再。凭吊先烈,首先不要忘记先烈们的民族气节,为民族的振兴而尽力,先烈的鲜血才不会白流。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铁血昆仑关-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