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文字煮爱,浸润慈悲

文字煮爱,浸润慈悲

作者:张晓平
陌上花开,斜阳春晖。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午后,采一束暖阳,读一卷诗书,阅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中张爱玲的传奇人生,悲中亦苦,况味百态。那些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那些痴心悲情的爱恨情愁,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在华美悲凉的香港,张爱玲与风云冷酷的民国岁月,一起走过了山长水远的流年过往。着一袭素锦旗袍,穿越民国烟雨,走过季节轮回,枕着冰冷的文字,梦回爱的天堂,将慈悲写意在异域风月,极至绽放,悄然凋零,把那些倾城的故事,掩埋在滚滚红尘中,留下的依旧只有那一行行炎而凉的文字,这就是白落梅眼中的张爱玲。

张爱玲亦是出生名门,祖父张佩纶系晚清重臣李鸿章之胥。亭台楼阁,昨夜西风,十里洋场的上海滩给张爱玲的童年平添了深蕴的文化色彩。凭着祖上留下的万贯家财,张爱玲打小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父亲张廷重,熟读八股,满腹经纶,怀揣前朝名臣后裔之名份,始终无法走出腐朽家族的阴影。这位前朝遗少,因无法施展平生抱负,到底还是染上了抽大烟、纳小妾的嗜好,偌大家业在父亲吞云吐雾中一天一天没落飘散。张爱玲母亲黄素琼,亦是名门千金。她拒绝陈腐,渴望独立,崇尚新潮,与思想颓废的张廷重终日同床异梦。在一次又一次伤痛中,黄素琼不甘沉沦,她决心放逐天涯,与张爱玲的姑母结伴去法国留洋,追寻那份属于自己的梦想,毅然决然留下了孤苦无依的张爱玲及弟弟张子静。从此,亲情与爱在张爱玲看来,一切都是子虚乌有,只有在那些炎凉跳跃的文字里才可见一斑。那时的张爱玲,就已看惯了人间恩怨,在冷暖自知风云变幻的岁月里,将春花秋月全部写意在文字的对白中。张爱玲是幸运的,她有高贵的血统,有万贯的家财,有从小耳濡目染的上海大世界。张爱玲是不幸的,她出生在战乱动荡的民国时代,父亲的颓废沉沦,家庭的衰败没落,人情的冷暖炎凉,张爱玲都懒得去面对,她终日把自己囚禁在属于自己的小屋里,与那些激越而冰冷的文字为伍,在颠沛流离的青葱岁月里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悲欢与离合的人生故事,这就是书中的张爱玲。

三个男人在不同时段走进了张爱玲,她人生75载共有两段短暂的婚姻。24岁那年,芳华绝代的张爱玲,与放荡不羁、随心随性、沾花带草、时年38岁、有家有室的胡兰成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胡兰成曾经对张爱玲信誓旦旦,给予张爱玲刻骨铭心的爱,张爱玲把终身情感顷尽于胡兰成,她为爱疯狂,沦落为爱情的乞丐,一时间,名声大作的张爱玲在上海滩演驿了一场倾城之恋。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已是居无定所,为了生计离开上海,来到武汉。刚到武汉,武汉便沦陷成为他的风月情场,在很短时间便与护士美女周训德如胶似漆。胡兰成为躲避通缉,不得已逃离武汉,隐匿于杭州温州一带,又与村妇范秀美同居。张爱玲终究忍无可忍,彻彻底底对胡兰成失去信心,于27岁那年被迫提出离婚。为全部干净彻底忘掉胡兰成,张爱玲只得离开上海,离开了那座让她爱到极至伤心到冰点的城市,从此开始她飘泊于异国他乡的别样人生。36岁那年,张爱玲流落到美国新罕布什尔彼德罗,生活已经十分穷困窘迫,在这里,她认识了同样潦倒已是65岁的作家赖雅,并与之结为夫妻,于是,赖雅成就了张爱玲第二段婚姻。与胡兰成比,赖雅虽然少了些风流倜傥,但却多了些安稳有趣,张爱玲或许亦算找到了胡兰成影子下的爱,并为胡兰成影子下的赖雅精心编织了爱。可命运弄人,好景不长,结婚两年后,赖雅中风患病,张爱玲再次掉进情感深渊,从此她每天把自己包裹起来,把心扉封闭起来,把身影隔绝起来,孤僻自闭,孤芳自赏,穷尽人生,把悲喜苦泪都融入到那些冰凉的文字里。我怎么也无法理喻张爱玲,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为什么就偏偏爱上大她近15岁有家室的胡兰成?为什么就喜欢上了大她近30岁穷困流浪的赖雅?是恋父情结,还是自小无爱缺失爱的安全?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文字作媒,以文作伴,是文字这个有血无肉的家伙,酿就了张爱玲两段苦涩的爱果。有人说过,婚姻就象穿着鞋子的脚,外人是不能用肉眼看出来舒不舒服合不合适的,只有脚它自己才知道个中的味道。是的,于千万人而言,爱情真的很奇妙,于有缘之人的遇见,只在一个眼神、一次回眸、一个身影、一场告别的刹那间,不经意间那人便在灯火澜珊处为你等候。张爱玲可能就属于这么感性的烟花女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就是我眼中的张爱玲。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文字煮爱,浸润慈悲-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