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均衡爱

均衡爱

用“父权的社会,母权的家庭”来概括当今这个时代的社会与家庭现状,应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受“男主外,女主内”这一约定俗成的传统观念影响,人们似乎渐而淡忘了“养不教,父之过”这一三字箴言,进而直接间接地导致身旁“娘娘腔”和“男人婆”的人口比例正在以递增的趋势大幅度提升。

买菜,烧饭,辅导作业,接送孩子……我班级里的一些全职太太们几乎一人独揽孩子的衣食行住,却也忙得游刃有余,不亦乐乎,并在此间练就了一身的本领,一个个俨然都是拼妈时代全能型的女超人。当然,妈妈们具备这些技能,对孩子们而言当然是有备无患,受益匪浅。但事实上,对于孩子们而言,对于母爱与父爱的需要是平等与相互的,这两种感觉也只有在交融与对比之中才能够体验地愈加深刻。而倘若将母亲的爱比作那踏实的陆地,那么父亲的则似那高原的天空,一种温和平坦,让人想贴近;而另一种则位于不可攀的最高处寄托精神。但在现代社会,这两种理念似乎越来越模糊,以致于母亲所不能替代的父亲的功能,例如力量与责任的感觉与意义,也渐而消失。应该来说,这样的现实状况对于孩子人格品质的养成不容乐观。

因此,我也希望孩子们的父亲也能够抽出时间多陪在孩子们的身边,而不可使得孩子们对父母的任一方产生绝对的依赖,以免生发恋母情结等潜在问题,一旦此种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的心理倾向行成,等日后发现再让孩子断乳则非常不易。我的工作经常与孩子和家长们打交道,依据我日常的观察以及教学经验得出,过于全权包揽的母爱可能成为孩子的一种包袱。身边也正是有着不少孩子的母亲精明能干,雷厉风行,孩子自身却较同龄人相比怯弱许多的真实事例。

湖南卫视的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爸爸与孩子独处的模式给予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启发与警示:辛勤而智慧的母亲们应该多创造爸爸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机与平等对话的空间。而父亲们也已不必再一味地在家庭中扮演黑脸的角色,在其间,可以与孩子一同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酸甜苦辣的小故事,一起参与孩子们这一应该被宝贝的最美好的孩童时光,告诉孩子“爸爸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个真爷们”。渐而在其间潜移默化地传递出男性的力量与榜样的精神,为孩子明天的成长“加油补钙”。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均衡爱-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