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美散文 > 走近淄博画家边崇森

走近淄博画家边崇森

作者:高谦

日前,笔者专程赴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采访了书画家边崇森先生,现年65岁的边老,温文儒雅,处事低调,勤奋好学,善于钻研。通过交流深刻感受到他博学多识和恬淡内蕴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也鲜明地体现在他的书画作品之中。观其室内悬挂的由他亲自创作的数十幅书画作品,涉猎内容非常广泛,从山水、人物、花鸟几乎全都涉足。细细品味,每幅作品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淡雅脱俗,在纯熟细腻的笔法下透着一种特别的大气、灵气与精气,带给人个性十足的艺术美感。

边崇森,字松岭,号松岭斋主,祖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边辛村,自幼聪慧,勤奋刻苦。或许是受地处黑铁山周围深厚文化底蕴熏陶的缘故吧,少年起边崇森就迷上了绘画创作,一本《芥子园画谱》成了他最好的老师,业余时间不知道翻阅了多少遍,并从中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故乡的朝阳、落日、晚霞、山峦、土屋、野花为他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素材,使他在绘画艺术追求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为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掌握古人笔墨之道,工作之余他从读画开始,深入研究过绘画史,历代画论和古典哲学,临摹前人的书画作品,细心揣摩古人的用笔、用墨、设色、构图的特征和创作技巧,通过分析、比较、观察、临摹,去认识和体会创作规律。为求得绘画技艺的提高,1986年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3年寒窗,习学不辍,受到了曾先国、齐辛民、李波等我市书画名家好评和鼓励,并以优异成绩圆满毕业。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边崇森业余时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国画的学习创作之中,并受益于牛折桂、于希宁、傅抱石、贺天健等名家影响和熏陶,注重水墨性能的运用和发挥,注重墨与水的互补、互溶、互动,追求一种氤氲的画面效果和意境深邃的笔墨情趣。创作中,他始终保持着理想中的浪漫情怀,在强调笔墨的基础上,继而虚化,弱化笔墨过分张扬的特性,注重诗境的再造,在精神的洒脱和愉悦中,无拘无束的释放着心灵深处的所触所感,营造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且体现自己的人生境界和艺术追求,这使他的作品格调高雅意境幽远……

纵观边崇森的山水画,不仅是形式语言上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回归自然的指向和天地之间的审美沉思。画家以写生自然、热爱自然为感悟的艺术方式,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到南方的古镇桥影,既有飞瀑奔腾的浑厚壮美,也有幽古思情的小桥人家,既峻拔雄奇,又飘逸清新。这是画家文化心理的选择,也是艺术上的“独白”。他的《小桥流水人家》远处云山缥缈,飞瀑幽鸣;近处古松苍然,流水澹澹。青山环抱处,现代化的乡村隐约可见。画面以水墨为主,辅以淡蓝和浅绿,随意点染的粉色桃花似簇簇跳动的火焰,使幽寂的画境生趣盎然,清新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世外桃源的浪漫情趣。他的《晚风图》以两株苍天巨树两位持担晚归的女子为创作素材,画中采用大篇幅的空白给整个画面罩上了淡淡的属于自然的纯净与柔美。画面中的动与静,吉祥与恬淡的结合恰到好处,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回味悠长。

在国画创作中,边崇森最钟情于牡丹的创作。采访中,他告诉笔者,牡丹不仅具有华贵绚丽、艳而不俗的国色天香,同时更让人们欣赏它的傲骨气节,同时牡丹也是“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美好象征,所以画牡丹可以为别人带来喜气。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边崇森在牡丹画创作中,善于融诸家之长,革旧创新,自成一家。他大胆采用借光手法,以圆润为主,干涩部分兼用方笔补绘,虚笔中配以精辟小花瓣,善用冷色与暖色对比,强化牡丹的团块感,突出表现牡丹的形态美,其画法大有吴昌硕、任伯年、王雪涛之妙。他的牡丹画,枝干苍劲斑驳,如铮铮铁骨,又貌似松枝,却有新芽蓓蕾,与秋霜冰雪为伴,得梅之韵松之魄。牡丹在他的笔下仿佛幻化一般,一株株、一朵朵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如日,白如雪,暗香浮动,生机盎然,倾白花之光英,夺珠树之鲜辉,气质不同凡卉,其雍容华贵之态,俨然花君子之相,令观赏者为之咋舌叹服。

辛勤的付出换来的必将是甘美的硕果,边崇森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地方性画展,并频频获奖。1988年,他的国画作品《育雏图》在淄博市首届“昆仑杯”书画摄影邀请展中获得三等(铜杯)奖;1989年,他的国画作品《小桥流水人家》在八六级函授大学毕业展览中获得优秀作品奖;1992年,他的国画作品《田园情趣》入选鲁中“财会杯”书画大展;1994年,他的国画《秋实》获得齐鲁农民书画大展三等奖;1994年,他的国画作品《富贵吉祥》入选“海南杯”文学艺术大展,并编入《海南椰林杯文学艺术书画大展画集》;1996年,他的国画作品《清夏》入选淄博市职工十佳美术书法摄影展;1996年,他在淄博市张店区“民间十杰”评选中获得“丹青妙手”称号;1997年,在迎香港回归祖国华夏大展中,他的国画作品《牡丹》获得佳作奖;1998年,他的国画作品《洛阳春》入选淄博市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书画摄影展;1998年,他的国画作品《国色天香》在纪念华蓥山武装起义50周年暨“红岩杯”全国书画艺术大展中获得一等奖;1999年,他的国画作品《洛阳牡丹真国色》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职工书画大展,获得优秀奖;2000年,他的国画作品《江南春景》入选“山东省跨世纪中国画精品展”并编入书画作品集一书;2007年,他的国画作品《花开富贵》在淄博市“庆八.一军民书画摄影展览”中获得铜杯奖;2007年在淄博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开元杯”淄博市第二届美术双年展中,他的国画作品《牡丹》获得优秀作品奖,并入编《淄博市第二届美术双年展作品集》一书;2008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中,他的国画作品《江山多娇》获得“红色艺术金奖”,作品入编《全国书画作品选集》一书,边崇森本人同时被授予“红色艺术先进创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他的国画作品《花开富贵》在淄博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安沃达”杯书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入编《书画展作品集》一书。其作品简历及个人传略还先后被《99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优秀作品集》、《华东书画邀请展作品集》、《山东书画家作品集》、《山东省首届中国画双年展作品集》等多本书画作品集采用刊发。

面对取得的佳绩,边崇森不为所惑,坦然待之。每日仍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寄情丹青,运笔不辍,常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和名利,与别人交往亦是平易近人,充满真诚。采访中,他语重心长地告诉笔者,作为一名书画家要用自己的画笔,服务大众传播文化,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愿边崇森在书画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为我们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书画作品来。

+阅读全文

相关散文

收藏/分享

分享「走近淄博画家边崇森-最新散文」到:

推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