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招堤十里荷香旅游景区导游词

招堤十里荷香旅游景区导游词

2019-06-14 00:14:47

[在景区广场,组织游客乘坐观光电瓶车前]

各位游客:

欢迎您来到“南明古都、荷香之城”——安龙,首先带领大家游览的是招堤十里荷香旅游景区。

我是景区导游员xxx。今天,将同观光车驾驶员师傅一起,为大家提供整个景区的导游、交通服务,谢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

[招堤风景名胜区大牌坊前]

安龙招堤,是1985年贵州省首批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这个风景名胜区之所以要以“招堤”命名,是因为牌坊内的一道大堤,与杭州西湖的白堤、苏堤一样,承载着一个世代相传的历史故事。请大家先来欣赏牌坊中柱上的这幅楹联:

“前招公,后张公,乃武乃文,挽沧海狂澜,并作中流砥柱;

仿白堤,肖苏堤,好山好水,缅遗风高咏,悠然上界神仙。”

这副楹联中的“招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安笼镇游击招国遴,“张公”是清朝道光年间在安龙出任兴义知府的张瑛。

[带领游客走上招堤]

我们现在漫步的这道大堤,就是安龙历史上有名的招堤。

300多年前,眼前的这一大片洼地,长年积水,当地人把它叫做“陂塘海子”。每逢雨季,四周的洪水都往这里汇集,造成水灾。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广东番禺人招国遴出任安笼镇游击,亲眼目睹水灾给当地造成的危害,于是捐出俸银2000两筑堤,既沟通了东西两岸交通,又根治了多年水患。为了纪念招国遴的这一善举,安龙百姓把这道石堤取名为“招公堤”,简称“招堤”。乾隆五年(1740年),知府杨汇在大堤两侧种下杨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府张瑛又将大堤加高五尺,并在海子种满荷花,形成“十里荷花”的美景。

[招堤西端,金星山下]

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前面的这座山,叫金星山。这座山虽然不大,却在贵州西南部很有名气。因为在历史上,这里不仅是文人雅士观景赏荷、吟诗作文的上佳去处,而且山上有一座天下闻名的半山亭,是晚清重臣——张之洞最早在那里展露了他的才华。作为一处人文景观,金星山上有两大看点:一是古建筑相对集中,二是文化氛围浓厚,楹联较多。一览亭中有一副最具代表性的对联:

“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

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

[走近半山亭]

这座半山亭,由张之洞的父亲——张锳所倡建。据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盛夏的一天,正值半山亭竣工之时,兴义知府张锳在这里摆上酒菜,邀请当地士绅文人一起庆贺,少年张之洞也随父亲来此接待客人。酒席间,为纪念招堤又添一景,文人们纷纷离座赋诗作文。一时间,佳作迭出,众人叫好,年仅11岁的张之洞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一气呵成写下790余字的《半山亭记》。文章描述精彩,文辞华美,众人无不叹服,都称他为“神童”和“奇才”。这篇《半山亭记》,被后人刻在亭内的石壁上。

[带领游客来到招堤边上荷塘入口处,引导游客细赏荷花]

荷花,是古代文人最喜爱的花卉之一。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曾在他的《爱莲说》中,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的名句,描写了荷花的高贵品质,歌颂了一种不媚于世、不为世俗所染的人生姿态。

不少当地人说:招堤的荷花与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是张锳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就种下的,经历过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一直这样顽强地盛开,是因为有太多的文化含量。每逢盛夏时节,满池荷花绽放,朵朵荷花,叠叠荷叶,轻盈娇羞;曲桥彩亭浮在花海之上,鱼儿游在莲叶之下,清风徐来,暗香浮动;游人漫步于桥上亭中,或赏荷,或观鱼,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这即是招堤景区最美的时候。真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张之洞在《半山亭记》中,曾用“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沙明荷净,舞翠摇红”的佳句,来描述招堤荷花的美妙。如果你是初夏到来,还会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景致。

各位游客,置身此情此景,相信安龙招堤十里荷香旅游景区悠久的历史古迹、婉约高洁的荷文化以及满池的荷香已经给您留下了难忘的映象。

“荷都等你”,欢迎您再来!

查看全文

相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