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游览千年古镇品味奇古险红导游词

游览千年古镇品味奇古险红导游词

2019-06-14 00:14:58

(古镇停车场)

旅客朋友们:你们好“稀驾”啊!真的好“显行”嘞!(用土语讲)欢迎你们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红色旅游经典地——丙安古镇参观游览。我是丙安古镇景区导游,我叫小王,为大家提供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

(观光台)

游览千年古镇,品味奇古险红。

对面就是丙安古镇。一座巍峨的城堡,雄踞在高高的危岩垒石之上,俯瞰奔腾的赤水河。千百年来它历尽沧桑,而面貌依旧,保存完好。

那千柱支撑的吊脚楼,古人妙借山势,巧用涵洞,凿岩立柱,千根原木撑着一幢幢悬空而起的吊脚搂。“这古镇建筑不失为运用建筑学、力学等综合建筑技术的杰作。这是古镇人的智慧,这是建筑上奇观。”

(红军渡口碑)

“丙滩滩下泻沄沄,十丈惊涛欲卷云。”奔流湍急的大丙滩下是渡口。这块碑是纪念1935年1月,红一军团红军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在这里强渡赤水河的事迹。

(铁索桥)

古镇安放在窄窄的岩头上,场镇要阔大,无法向四方拓展。最后决定向河对面发展。人们下一个高坡,过了河又爬一个陡壁,不利民生。政府才修这座赤水河上最大的铁索桥,人们说是惠民桥,是致富桥,是党民连心桥。

(码头)

赤水河是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大丙滩下是码头。盐船到这里就要起载,把盐包子由陆运转到滩上,空船才能上滩,上了滩再把一部分盐包装上船,另一部分陆运翻川风坳到元厚。这里就成了水陆分流,盐船云集,物资集散的重要码头,位置优势,决定了丙安古镇千百年来的存在和繁荣。栓船的石鼻眼、石桩,光亮的石梯,宽大的月台坝,透视出“满眼盐船争泊岸,收点百货夕阳中”的景象

(太平门)

古镇原来有四道这样的栅子门,现只留下了两道,这道是太平门,另一道东华门。四道寨门是防御建筑,四道寨门一关,宛如铁桶。古镇便成了军商兼用,宜守难攻的古屯堡。

(红一军团陈列馆)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赤水,留下了“四渡赤水”重彩的一笔。1月25日“四渡赤水”的前夕,红一方面军的作战指挥部设在这里,指挥复兴、黄陂洞战斗。指挥部还挂有《红军行军路线图》,林彪当时是红一方面军的军团长,他的休息室的木床还保持着原样,红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搂休息室、还有许多红军遗物。2005年建成《红一军团陈列馆》,由赤水籍的开国将领贾若瑜题写馆名。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部委联合批准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

(石板街、民居)

这街就是这样小,居民大约三百,住户不出百家。小巧玲珑,浓缩大千世界;袖珍完美,保存远古遗风。

街道依山势平仄而收放,随坡势急缓而曲折。这曲曲折折的街道,坎坎坷坷的巷子,简洁古朴的房屋结构,无不展示出精妙的苦心布局和着意装点。从中可知先人们因势利导、随遇而安的生存哲理。

木柱串架房,青瓦盖顶,木板墙连户共壁。门前室内的木墙板、木门窗,经过上百年的人为擦抹,风雨冲洗,仍呈现出金黄色的木纹,带着淡淡的清香,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

酒馆可喝“寡单碗”;茶馆能品“盖碗茶”。饭店有活水豆花、蒸烧白;小吃有烤豆腐干,线改粑等等。传统制作,材料环保。

(东华门)

这里看有如长城门洞观景的感觉。群山插屏,赤水河直冲而来,下水船推桡拨桨,一幅“千人拱手朝拜古镇”的画面呈现在门洞中。

(双龙八墩桥)

这座双龙八墩桥建于清嘉庆,横跨丙安河,是古盐道上最长的石桥,多年来经过多少山洪冲击,仍没变形。两个曲颈头龙,雕工精湛,注视着山洪,龙嘴雕成海螺,可吹出声响。他既是装饰,又是路标,涨水淹没桥板50厘米以下时,用它来确定桥板位置,脚擦着两块桥板的镶缝就能过桥。

(回到古镇停车场)

游客朋友们,丙安古镇已经游完,希望大家记住丙安古镇的奇险古红。真舍不得你们走,回去多约点人来耍哟!(用土语讲)

注:“稀驾”,丙安乡民常用的谦词,好不容易才盼到你来。

“显行”,丙安乡民常用的谦词,你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荣耀。

查看全文

相关作文